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闽南民系 > 文化溯源

泉州百家姓源流

发布日期:[2008-04-08] 阅读人:1637  字号:      

泉州百家姓源流

  编者按:福建省政协委员、国立华侨大学华侨研究所副教授林少川在泉州文史界早有蜚声,他的近作《泉州百家姓源流》就泉州百家姓氏的得姓由来、入泉经过,及其传衍播迁历史一一作了简明生动的叙述,并开设专栏在《泉州晚报·海外版》连载,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

  一、开场白:姓氏溯源

  请问您贵姓?无疑,每个人都能说上自己的姓和名。倘若再问,您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吗?始祖是谁?从哪里发源开基?又如何演变搬迁?郡望(号)堂号又是什么?恐怕就不易说清了。

  树有根,水有源,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写了一部名叫《根》的小说,生动描写了美国黑人祖先被奴隶贩子从非洲掠运到美洲,其子孙历尽千辛万苦寻找自己祖根的故事,轰动了世界,也引发了“寻根热”。 其实,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珍重“木本水源”,最重视自己的祖“根”,体现着慎终追远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久远的姓氏传统文化,一些古老的姓氏相传绵延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世界其他国家的姓氏都出现得比较晚,欧美国家的姓氏大多出现于中世纪,日本除少数特权阶层外,绝大多数平民百姓直到明治维新公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之后才拥有自己的姓氏。 姓氏源流,是个有趣的话题,历久而又常新。姓氏是代表个人及其所出家庭的一种符号,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有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诸如有以国、以爵、以官、以谥、以邑、以姓、以字、以族系为氏者。姓氏萌生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中,故姓氏之源,带有神话传说和神秘色彩。远古“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比“氏”起源更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生。”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以男为主体,故姓亦改从男,氏则反为女子家族之用。据顾炎武《日知录》记载,到汉代司马迁著《史记》时,称汉高祖为“姓刘氏”,才把姓氏始混为一,因此,汉以后姓与氏已不再区分,均表姓之义。

  二、泉州姓氏由来与分流

  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中原古姓氏

  徜徉泉州的大街小巷、村间乡里,常可见建筑物的门额横匾往往镌刻着诸如“九牧传芳”、“江夏衍派”的醒目大字。有人就能够看着这些郡望堂号而立即讲出房主的姓氏来,而且还挺准的。您若感兴趣的话,不妨浏览本栏目的《泉州百家姓》,再到大街小巷去对照试试,也许还能给您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乐趣。

  您若再问,泉州这些郡望堂号又是怎么来的?当然还得往上追根溯源到中原。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山川毓秀,人文荟萃,有相当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何乔远《闽书》载,早在西晋永嘉之乱,“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大批晋人南迁,在这里沿江而居“晋江”因此而得名。从晋朝以来陆续南迁的中原汉族移民,在地僻东南一隅的泉州一带聚族而居,保留较多的中原传统习俗,同时又适应闽南山海环境形成区域性的特色。例如,被誉为“活化石”的泉州南音南戏,至今仍保存中原晋唐古音。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原古姓氏,也保留在泉州。

  台胞祖籍之地泉台姓氏一脉相承

  泉州与台湾一水之隔,是台湾同胞的祖籍地之一。泉州与台湾自古本一家,骨肉情深,血脉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有着密切的“五缘”文化关系。早在宋元时期,就有泉州人迁往台湾,明末清初又有大批随郑芝龙、郑成功移民东渡台湾。目前台湾2000多万人口中,泉州府籍的占44.8%。这些泉州移民,对于开发宝岛台湾,繁荣经济,发展科技文化事业起了重大作用。台湾《“唐山过台湾”的故事》说:“台湾人的姓氏,名字的排行,乃至家族世代相袭的堂号和郡望,无一不是大陆各地的延续,台湾有的,大陆必定会有。”根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台湾“百家姓前十名为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这与泉州百家姓前十名(陈、林、黄、王、李、吴、张、郑、蔡、苏)的排列顺序十分接近。因此,台胞若欲寻根问祖,来泉州是首选第一站。 全国著名侨乡华侨华人寻根热。

  泉州又是我国著名侨乡。早在南北朝,泉州已有船只航行南海诸岛,唐时,泉州港已成为中国四大贸易港口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更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素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北宋惠安籍进士谢履《泉南歌》曰:“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僻;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正是泉州华侨大量出国的生动写照。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泉州港随之衰落,泉州人不得不离乡背井、飘泊海外谋生。据统计,目前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达600多万人,分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与故乡泉州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对祖国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这些年来,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回泉州寻根祭祖者络绎不绝,掀起了“寻根热”。在回答“为什么这样热衷于寻根问祖”时,一位泉州籍华侨说得好:“我的身上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永远不改中国人的名和姓!”由此可见,什么是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特色,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特色之一,这在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史上也是十分罕见、十分独特的。

  三、泉州十大姓氏源流

  (一)陈姓源流

  ●陈姓为泉州第一大姓(台湾亦同),排名中国百家姓第五位。

  陈姓由来

  陈姓最早出自妫姓,相传是舜帝的后代。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舜帝的后裔妫满。武王把女儿太姬嫁给妫满,封他为陈(河南淮阳)侯,让他奉守舜帝的宗祀。妨满死后,谥号陈胡公,其子孙以国为氏,称为陈氏。陈胡公的十世孙陈完,为避祸奔齐国,改姓田氏,数代之后裔孙竟当了齐国国王,史称“田氏代齐”,后被秦所灭。齐王建的次子桓改姓王,三子轸则跑到楚,尔后还做了楚国丞相,封颍川侯,迁入颍川,复改姓陈,故称颍川为陈姓的发祥地。后来,陈轸的十世孙陈寔,汉桓帝时任太丘长,德高望重,故后世陈姓又多尊奉陈寔为颍川衍派之祖。如今泉州城乡陈氏人家建筑物的门额横匾镌刻着“颍川衍派”的郡望堂号,就是为了纪念祖源。

  陈姓入闽派衍泉州

  颍川陈氏闽迁居泉州,主要支派有:其一,西晋中原永嘉之乱,“江左衣冠望族”的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族谱记载,陈润“仕晋官散骑常侍,永嘉时渡江入闽”,自此陈姓繁衍闽中;其二,唐高宗总章年间,陈寔裔孙陈政父子奉敕入闽平叛,率领固始58姓入闽,陈元光被誉为“开漳圣王”,其后代遍布漳泉,称为“将军派”;其三,陈寔之裔孙陈邕,唐中宗时登进士,官太子太傅,遭宰相李林甫排挤,被谪入闽,其子孙在漳泉繁衍,又称“南院派”。五代南唐时,陈邕的裔孙陈洪进,任清源军节度使,开发围垦陈埭,促进泉州经济发展。陈洪进后代,也成为泉州陈氏望族;其四,唐末五代,王审知入闽,又有大批陈氏随军入泉,现存的一些泉州古族谱,每每有“自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的记载。此外,宋元鼎革以及明清交替,也有中原陈氏成批或零星入迁泉州。

  渡海往台播迁海外

  泉州与台湾只一水之隔,泉人迁台的历史十分悠久。族谱记载,早在明末就有大批陈氏族人随郑成功开发台湾,陈泽、陈永华等,就是陈氏入台始祖。南安《诗山陈氏族谱》载:“我祖自颍川分派于河南光州固始,以抵入闽,至一郎公卜居武荣诗山霞宅。”仅此派陈姓,自清初至民国的300年间,迁台人数达2000人。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明初“闽人三十六姓”落户琉球,担任通事、船长的就有大量泉州陈氏。笔者多年来曾在华侨大学从事“华侨族谱研究”,收集不少泉州陈氏播迁海外的珍贵史料,例如:安海《飞钱陈氏族谱》记载:“陈章灿……生万历癸巳(1593),卒崇祯庚午年,商于吕宋,葬其地。”晋江《陈氏族谱》也载:“陈士勋,生崇祯癸未(1643),卒康熙丁卯,商于咬喇吧而卒,遂葬其地。”又载:“陈胤颖,生康熙己丑(1709),商于暹罗而卒。"

  (二)林姓源流

  ●俗谚说“陈林半天下”。林姓为泉州第二大姓(台湾亦同),排名中国百家姓第16位。

  一、林姓溯源

  谈到林姓源流,要从太始祖比干讲起。比干是商王文丁之子、帝乙之弟、纣王之叔,封于比,故称比干。族谱载,比干乃黄帝第33世孙,有贤德,官少师。时纣王暴虐无道,微子去国箕子囚,国势岌岌可危。比干见状痛心疾首地说:“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谏而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于是抱定必死之志,连续三日进宫犯颜直谏。纣王问:“何以自恃?”比干坦然答道:“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王恼羞成怒,遂起杀意,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说罢叫人把比干的心挖出来。比干遇难时,正妃妫氏(按:陈姓始祖胡公满封陈之前,称妫氏)甫孕三月,恐祸及,即携婢女四人连夜出逃,避难于牧野(今河南卫辉),后于长林石室生下一男。此后不久,周武王灭商得天下,旌表比干忠烈。比干遗孤因诞生于长林石室,被武王赐姓林,命名坚,封博陵公,食邑博陵。这便是中国林姓之开族。由于林坚生于长林,受封于博陵,地处古黄河之西,又称西河,故林氏发祥地郡望为“西河”(总灯号)。3000多年过去了,现在全世界林姓繁衍人数达7000多万。如今,寓居海内外的林姓华裔,缅怀祖先,思念邦国,匾额堂号总是冠以“西河世第”;年节喜庆之日,大门都要贴上“西河世泽,囗囗家声”等楹联,挂上“西河林氏”的大红灯笼;续谱也要写上《西河族谱》,以示不忘祖源。

  二、林姓入闽

  泉州林氏,与其他各姓一样,是从中原迁来的。入闽第一人是晋安郡王——林禄,系比干裔孙,晋朝南渡,其后裔在福建繁衍,构成闽林的主流派。当时“永嘉之乱,衣冠南迁”,林禄于太宁三年(325)奉敕守晋安郡,遂家晋安,匡扶晋室,开发闽疆。永和十二年卒于官,追封晋安郡王,葬于涂岭九龙岗(今泉州泉港区),穴名“龙马毓奇”。

  林禄后裔在泉州,支派众多,有“阙下林”、“九牧林”、“游洋林”等,尤以“九牧衍派”分布最广。唐代,泉州甫田林氏有兄弟九人(苇、藻、著、荐、晔、蕴、蒙、遇、蔇)俱官刺史,一门九州牧,世称“唐九牧”。宋代,泉州霞洲林氏又有兄弟九人(景渊、景祐、景默、景辉、景大、景瑞、景元、景贞、景亨)俱任知州,世称“宋九牧”。泉州霞洲是闽林“宋九牧”的发祥地,时至今日,闽台及海外林氏宗祠仍常见“唐代兄弟九刺史,宋朝父子十知州”的对联,就是对“九牧林”历史的生动概括。不久前,泉州“宋九牧”林氏祖墓在泉州新门外乌石山麓被发现,引起海内外的关注与重视,1998年,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由海内外各界热心人士组成的“泉州市闽林宋九牧文物史迹复修委员会”,正在筹划按宋代原貌进行复修。该墓复修后,将成为海外三胞来泉州寻根谒祖的又一旅游景点。

  此外,泉州林氏也有一部分是唐末随王审知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的,现存有族谱佐证的就有晋江金井“后垵林”等。

  三、由泉迁台

  泉州与台湾仅隔一狭长的海峡(平均宽度200公里,最狭处仅百余公里),泉州人常说:“‘一流水’就可到台湾”,这是地缘关系密切。再看族谱,泉州与台湾的血缘关系就会看得更清。族谱本是封建制度的产物,但它记载了包括姓氏源流、家族兴替等家族史,这是一般史籍所无法记载的,可见族谱具有独特的重要史料价值,因此,族谱与方志被誉为史学研究领域内亟待开发的“两大金矿”。80年代初,庄为玑与王连茂合编了《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颇受海内外关注,在被选用的70多部族谱中,福建迁台有具体姓名者达4000多人,而其中晋江玉山“九牧林”迁台者就有1000多人,可见林氏迁台人数占有重要份量。据统计,台湾地区林氏人口占全台人口总数的9%,仅次于占全台11%的陈氏,可见,台湾与泉州同样可称“陈林半天下”了。

  四、海外播迁

  华侨为何称“唐人”,从泉州林氏唐朝开始的海外播迁,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林氏何时移居海外呢?据清代晋江著名学者蔡永蒹《西山杂志》记载:“唐开元八年(720)东石林知祥之子林銮,字安车……试航至勃泥(婆罗洲),往来有利,沿海畲家人俱从之去,引来番舟……晋海舟人竞相率航海。”该书又载:“唐乾符时(875~879),林銮九世孙林灵仙,经商航海台湾、甘棠、真腊诸国,建造百艘大舟在鳌江,家资万贯。”此记载如可靠,晋江东石林銮,堪称为林氏出洋第一人。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泉州“九牧林”有一支是唐末播迁到韩国而发展至今达120多万人的,这一寻根的重大发现,改写了泉州籍海外华人总数的统计数字,也为华侨华人为何称“唐人”提供一个具体例证。

  此事要从韩国佛教界知名人士、世界佛教成道会指导法师、大觉寺住持佛心大师(俗名林允华)来中国寻根的故事讲起。原来,佛心大师与韩国林氏宗亲都是“唐九牧”六房、邵州刺史林蕴的后裔。据韩国族谱记载,入韩林氏始祖是林蕴的玄孙林八及,在唐代掌过兵权,因朱温叛乱,为避祸从彭城渡海出国,飘泊到新罗国江华湾登岸,择平泽县栖身,后来支派蕃衍,发展至今120多万人。其后裔按中国传统编族谱字辈,尊八及为“海东一世”,现已传至40多世。但是,“彭城”在哪里?多年来大师前来中国探问均未果。后来,在泉州武荣比干文化研究会林树丹先生等的协助考证下,终于证实韩国林氏的根在泉州,其先祖林八及是唐末由彭城(今惠安东岭彭城)渡海赴新罗的。佛心大师实现了寻根的心愿,特捐巨款在泉州南安建一座金碧辉煌的“比干纪念堂”,并于1997年农历十月廿五日(比干殉国3026周年纪念日)隆重举行了落成典礼。

  韩国林氏,在分隔千年之后不远万里前来泉州寻根,为“九牧林氏”的族史增辉生色,也在中华民族的播迁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三)黄姓源流

  ●黄姓为泉州第三大姓(台湾亦同),排名中国百家姓第八位。

  一、黄姓溯源

  黄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载:“黄氏,嬴姓,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今河南潢川)。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又作伯翳、柏翳),是“帝颛顼之苗裔”,被帝舜赐姓嬴姓。伯益的后裔有14支,即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自冥氏、萤廉氏、秦氏、赵氏,合称14氏,其中的黄氏在潢川建立黄国,因此,黄氏都尊伯益为始祖。战国时期,黄姓族史上出了一个重要人物——黄歇,他是黄国贵族的后代,仕楚,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的封地最早是潢川,后改封于吴,黄歇遇难后,其子孙迁到江夏。因此江夏郡(今湖北武汉一带)一直是黄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故其族人以“江夏”为郡号。

  二、黄姓入闽

  黄氏入居福建,始于晋代。《闽书》载:“永嘉二年,中原振荡,衣冠入闽者八族”,就有黄氏。当时河南光州固始有个黄舜夫,其子叫黄道隆,避乱由光州入闽,初居仙游,后居泉州。不久,北方稍为安定,道隆又回光州,后来动乱,他的孙子元方与大批游民入闽,居福州乌石山,即今日的黄巷。黄元方为开闽黄氏始祖。

  三、桑莲献瑞 紫云衍派

  元方后裔中的一支,由福州迁泉州,至唐朝黄守恭已成巨富,名闻遐迩,人称黄长者。黄守恭,字国材,生于唐贞观三年(629),一生乐善好施,最著名的故事是献桑园宅建开元寺。相传有个云游和尚向黄守恭乞地建寺,守恭起初不太乐意,想了一个推托词说,若园中桑树开莲花,则可献地建寺。仅隔数日,奇迹出现了,黄宅桑树果然开了莲花,于是,黄长者爽快地献出桑园宅地。现在我们到泉州参观开元寺,犹可以看见这株老态龙钟的古桑,大可合抱,树头主干已裂为三叉,古干龙盘,被作为珍贵文物保留下来,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极大地提高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知名度。守恭献宅建寺,历代传为佳话。因有桑开莲花之瑞,故名莲花寺,又有紫云盖地之瑞,改称紫云寺。后改名开元寺,延用至今。现在守恭子孙,都以开元寺中的檀越祠为祖字,“紫云”为堂号。 相传黄守恭献宅建寺后,为了让子孙开拓发展,将五子分居五安:长经居南安,次纪居惠安,三纲居安溪,四伦居同安,五纬居诏安,称为“五安黄”。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黄守恭遣子分派“五安”时,作了一首“示儿诗”: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

汝居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

朝夕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苍天有眼长垂祐,俾我儿孙总炽昌。”

  历经1300余年,如今紫云后裔,广播闽、浙、赣、粤、港、澳、台,并侨居海外新、马、泰、菲、印尼、欧美等地,瓜瓞绵长。紫云黄氏子孙历代科第联芳,管缨显宦、名贤博士、商贾富豪,人才辈出,遍及海内外,每当回来寻根认祖,他们见面时总要念出这首“认祖诗”。以此诗作为认祖联亲的凭据,成为一俗。

  此外,泉州黄氏还有许多入闽支派,例如“燕山黄”,以及邵武黄峭衍派等。

  (四)王姓源流

  ●王姓为泉州第四大姓(台湾第六大姓)。根据最新的统计研究资料表明,按人数多少排出当今中国百家姓的新座次,王姓已替代李娃,成为当今中国第一大姓。

  一、王姓溯源

  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总人口超过一亿人。“王”这一姓氏的由来有一段故事:早在上古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名晋,聪明早慧,未成年就已名闻诸侯。灵王廿二年(公元前550年),京师洛阳附近的谷、洛二水泛滥成灾,威胁王宫,灵王准备派人壅塞二水,太子晋力陈不可,主张应像大禹治水那样,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这本是一个好主意,但灵王听不进,还将太子晋废为庶人(黎民百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如今,天下绝大多数王姓人,都尊奉太子晋为祖先。太子晋的后裔后来迁至山西、山东一带,秦汉时分为太原、琅琊二望,这两支后来发展成为天下王姓的最主要支派。至魏晋南北朝时再分为东海等望,隋唐及以后又分为中山、河东、河内、邺郡、开闽、三槐等王姓郡望支派,明清之后又开始播迁海外,目前遍布海内外的一亿多王姓人,大都是太子晋的后裔。 当然,王姓的来源除了太子晋这一支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支派。王姓的起源相当久远,古时帝王的子孙多称王子、王孙,其后人就有许多称王氏。宋代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京兆、河间之王,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此姬姓之王;出北海、陈留者,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汲郡者,王子比干后,此子姓之王;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翊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阿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王姓之所以成为中国第一大族,是与它的来源众多、支派复杂分不开的。唐宋以来,历代史家根据王姓的不同来源,把它分为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少数民族之王等;又根据其祖居地不同划分为太原之王、琅琊之王、北海之王、陈留之王等;又根据其堂号不同划分为乌衣王、三槐王、开闽王等。仅《广韵》所载,王姓有21郡望:太原(今山西)、琅琊(山东)、北海(山东)、陈留(河南)、东海(山东)、高平(甘肃)、京兆(陕西)、天水(甘肃)、东平(山东)、新蔡(河南)、新野(河南)、山阳(山东)、中山(河北)、章武(河北)、东莱(山东)、河东(山西)、金城(江苏)、广汉(湖南)、长沙(湖南)、堂邑(江苏)、河南。实际上远远不止这21望。在这众多的王氏郡望中,尤以“太原”、“琅琊”最为著名。

  而南方王姓祠堂多以“三槐堂”为堂号,则又有一段故事:据《宋史·王旦传》:王旦的父亲王祐,是五代时的名士,平素行善事,积了许多“阴德”。王祐为勉励子孙立志求进,以槐树象征渊博的学问和崇高的地位,便在庭院中手植三株槐树,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来他的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时拜相,人们就称其家族为“三槐王氏”。王旦生三子,长子王雍为国子博士,次子王冲为左赞善大夫,三子王素,仁宗时任工部尚书。苏东坡《三槐堂铭》赞曰:“王氏之福,盖未艾也。”由于“三槐王氏”的盛名及“三槐”的良义,“三槐堂”成为王氏风范的象征,在海内外广泛播扬。

  二、王姓入闽

  唐朝末年,有一支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南下入闽的王氏分支,开疆创业,拓闽称王,建立闽国,这就是后来形成闽粤、港台以及海外大多数王氏所共祖的著名望族——“开闽王氏”。现在泉州城乡仍可以看到许多人家的大门匾额上镌刻着“开闽传芳”的醒目大字,您若感兴趣的话,随便打听一下这里的人家,主人一定姓“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泉州有句尽人皆知的俗语“开闽王”,指的就是“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入闽之事。

  据《忠懿王氏族谱》记载,开闽王氏属琅琊王的一个分支,其远祖乃周灵王太子晋。当传至王晔时,唐贞元中(785~804年)任固始令,遂家于光州固始。王晔生友,友生玉,玉生恁,恁生三子:潮、审邽、审知。王氏兄弟三人,气度非凡,才华横溢,时人称之为“王家三龙”。时当唐僖宗年间,黄巢造反,天下群雄并起,光州屠夫王绪趁机聚众起兵,任用王潮为军正,审邽、审知也随兄入伍。光启元年(885年)王绪南下入闽,“王家三龙”率领固始一批王氏族人和乡兵一同南下,并奉母随行。据说王绪其人性猜忌残忍,曾以军中粮少而下令军人“以老孺需从者斩”,欲杀王氏之母。因此,王潮先下手为强,在队伍开往南安的途中发动兵变,擒缚王绪,取而代之。

  王潮治军有方,整顿军纪,队伍发展很快。当时泉州百姓在刺史廖彦若的压榨下,民不聊生,于是派出张延鲁等耆老前往邀请王潮引兵入泉,为民除害。王潮率军围攻泉州,经过一年战斗,于光启二年(886年)攻克泉州,消灭廖彦若,控制泉、漳二州。王潮被唐朝任命为泉州刺史。景福二年(893年),王潮又率众攻入福州,统一福建,被授为威武军节度使。第二年王潮病逝,王审知继任。后来,唐亡,朱温称帝,国号梁,开平年间封王审知为闽王,这就是“开闽王”的由来。当时中原战乱频仍,但王审知治闽30年间,却一派安康景象,又吸引了大批中原王氏族人南下安居福建。由于王氏三兄弟开发闽疆贡献大,因此,“三王”兄弟被尊奉为闽王的开山始祖。

  此外,王姓入闽尚有许多支派,例如“太原衍派”等。

  三、迁台与徙居海外

  台湾的王姓主要源于福建,尤其是泉州地区。据台湾有关族谱记载,王审邽有一支后裔王烨,常住泉州西南的船方巷,这支王氏后来迁居台湾,蕃衍成为大族。史载,王氏入台较早者有王忠孝,泉州惠安人,入台时受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厚遇,对开发台湾有贡献。还有泉州府同安人王世杰,在台开垦拓荒有功绩。

  明清以后,更有许多王姓族人向海外发展,因而今天的港澳以及新、马、菲、泰、印尼等东南亚华人王姓家族中,大都有开闽王氏的后裔。晋江金井《王氏族谱》就有明万历庚子(1600年)前往菲律宾并定居该地的记载。菲律宾马尼拉有一条“王彬街”,并树立一尊高大的王彬铜像,就是纪念为当地作出重大贡献的晋江华侨王彬的。

  (五)李姓源流

  ●李姓为泉州第五大姓(台湾亦同),排名当今中国百家姓第二位。

  我国大陆当前的百家大姓,较系统的资料出自《人民日报》1987年5月3日所报道的有关成果,即中国科学院两位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李姓排名第一位。但据国家权威部门最近对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抽样统计,李姓最新排名座次为第二位。

  一、李姓溯源

  李姓出自黄帝,其始祖皋陶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皋陶任理宫,即掌管司法的长宫。《史记》记载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并依照罪行的轻重来量刑治之,还对不用五刑的罪人分等流放,使天下人心信服。皋陶之后,历虞、夏、商,26世为理官。按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呆陶及其后裔为“理”氏。

  以理为氏,后来为什么又变成了“李”呢?原来,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玉的理官,时纣王昏庸无道,理征执法不阿,为纣玉所不容。理征罹难,理氏家族将面临灭族之灾。理征之妻带幼子利贞逃至伊侯之墟(今河南)避难,饥饿不堪,只见树上结有“木子”,便采来吃,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为防追捕,不敢姓理,感念“木子”救命之恩,遂改为“李”氏。“木子”,正是李树的李子。

  史籍记载,李氏郡望有13个,即:陇西、赵郡、柳城、略阳、鸡田、武威、代北、高丽、范阳、渤海、西域、河南、京兆等。其中,陇西与赵郡这两支郡望名声最大,今天下李氏多出自这两支。“陇西”,是李氏的发源地,在今甘肃境内。据《人民日报》(1992年8月27日)报道“李氏根基在陇西”,已正式批准在陇西修复李氏“陇西堂”。现在,泉州城乡乃至台湾、东南亚的李氏人家,大都在大门匾额上镌刻着“陇西衍派”,以示不忘祖源。 二、李氏入闽

  李氏入闽,始于唐代,《漳州府志》记载:“李伯瑶者,固始人,随陈元光开漳州”。台北《李氏族谱》也载:“先世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潮入闽。”还有《燕楼派家谱》云:其先世唐时居燕京东角楼,宋元间有李善浦到福建泉州做官,便把家安在同安(属古泉州),这支李氏,在台湾李氏中人数最多。

  陇西李氏入阁,在宋代出了大名鼎鼎的李纲。李纲是宋代的著名的主战派,官至丞相,作出重大贡献。李纲的先祖是唐朝宗室,避难入居福建邵武,其裔孙有李珠者,生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其中李火德之后裔,人数最多,远播于海内外,被尊为南方陇西李氏的一大始祖,亦被称为闽台始祖。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李氏入闽最早的一支是唐朝江王李元祥,据永春《官林李氏族谱》载,李元祥封于闽越,其后裔或居南安,或迁沙县,至18世有一支派徙于永春,卜居官林。今官林李氏蔚为大族,并播迁台湾、海外。

  (六)吴姓源流

  ●吴姓为泉州第六大姓(台湾第七大姓),排名中国百家姓第十位。

  一、吴姓溯源

  吴姓的起源悠久古老,本姓姬,是由黄帝族系繁荣发展后分衍而成的支裔。郑樵《通志·氏族略》载:“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姓。”《姓氏急就篇》亦载:“周太王子太伯封吴,其后为氏。”也就是说,吴姓的始祖是周代的泰伯。 泰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亦即后来周文王的大伯父。《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亶父有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当周文王出世之时,有圣瑞现显,古公亶父高兴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泰伯与仲雍知道此事,立即明了父亲的意思,是想把世业传给幼弟季历,以便以后传给姬昌。于是,二人就决心让贤,自动引退,最后乘父亲抱病,托言到衡山采药,就相偕奔于荆蛮(今江苏无锡一带),自号“句吴”,就此以吴为姓,并且入方随俗,和当地土著人民一样“断发纹身”。这样,幼弟季历才被改立为太子,其后姬昌被立为周文王。

  在泰伯卒后600多年,孔子才出生。孔子在《论语》中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是他对泰伯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评价,认为泰伯的品德已到了至高的境界,这就是“至德”堂号的来源。到了汉代司马迁作《史记》,列吴泰伯世家第一,所以后世子孙以“让德传芳”和“记首世家”为吴氏族望,荣耀千古,以垂祖泽。

  后来,传至泰伯的19世孙寿梦时,开始称王。吴王寿梦有四子:长诸樊、次余祭、三余昧、四季札。由于季札最贤,吴王要传位于他,他坚决辞让。在寿梦薨后,才决定以兄弟次序传,最后才将传至季札。可是,季札坚持礼让,后来索性避居到延陵(今江苏武进),二兄余祭无奈,只好把延陵封给他属邑,因此世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但继承了“让德传芳”的高尚品质,而且以高度的文化素养称贤于世。在季札去世时,孔子已65岁,亲自为他题写墓碑:“于戏有吴延陵季子之墓”,世称“延陵十字碑”。

  二、吴姓入闽

  福建是吴姓较集中的地区,也是历史上吴姓较早到达的省份。吴姓入闽亦有多渠道。闽北一带有延陵衍派,以及渤海衍派(按最初发源于江苏,后繁衍到山东河北,故有世居渤海之说),入闽时间也先后不一。而闽南地区大都为“延陵传芳”。族谱记载,延陵季札族裔的南传,尊吴仁禄为开闽始祖。仁禄为唐开成三年(838年)进士,宫国子博士迁户部大司徒,因“耻再受乱朝爵命”,唐末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居晋江县十六里白马庙东大吴乡(今惠安县东岭镇大吴村),殁后葬于县城南郊盘龙村。仁禄后裔衍派于泉州、晋江、南安一带,千余年来奕代蕃昌,蔚为宗乡望族,迄今已传40余世。闽南吴氏繁衍昌盛,世称“四子分四溪”:龙溪、安溪、梅溪、洛溪。此外,自明清以来,闽南吴氏族人以开拓精神,远播台湾、南洋。据不完全统计,吴氏海外人数达数百万之众。

  (七)张姓源流

  ●张姓为泉州第七大姓(台湾第四大姓),排名当今中国百家姓第三位。

  一、张姓溯源

  过去,人们一谈起中国姓氏时,往往爱用“张王李赵遍地刘”来概括前五大姓,张姓被排在前面。现在张氏虽居百家姓第三位,但人数超亿人,确属中国最著名的望族之一。

  张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相传黄帝战隶蚩尤于涿鹿(今河北),其第五子挥献出他发明的弓箭,结果击败了蚩尤,于是黄帝就以长弓为姓,赐挥姓“张”。张挥便成了张氏的得姓始祖。此事在《张氏统宗谱·得姓郡望》有记载:“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就是说,张姓得姓于黄帝之第五子挥。此后,张挥的后代世居清河郡,而“清河”则成了张姓的一大郡望。据考证,清河郡始设于汉高祖刘邦时代,《水经注》也称:清河源于河南北部,流经河北由海河入海。现在包括泉州张姓在内的世界张姓族人均以“清河”为总郡望堂号,就是不忘先祖之地。

  张姓因为是大姓,人丁兴旺,支脉众多,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发展成为名门望族。《广韵》记载,张姓的郡望除了清河之外,还有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等。《张氏谱图》则称“有四十三望”。现在,张氏在中国姓氏中是郡望最多的姓氏,说明其分布特别广泛。

  谈到张姓堂号,也是一则则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百忍堂”:相传唐代有张公艺一家,九世聚居,和睦一堂,远近称颂,并引起唐高宗的兴趣,特亲往探询治家决窍,张公艺只写了100个“忍”字作答,使高宗从中悟出齐家治国之道。后来,“百忍”便成为张家的堂号之一。此外,唐开元间,群臣为玄宗祝寿,多献奇异珍品,唯独宰相张九龄送上一部《千秋金鉴录》的书,该书论述古今兴亡之道,引起玄宗的重视,以史为鉴。张九龄族人,引以为荣,便以“金鉴”为堂号。

  二、张姓播迁

  张姓族大支繁,其播迁情况也较复杂。与其他姓氏入闽大都有共同的播迁始祖情况不太相同,张姓入闽播迁的先祖、时间、地点,各不一样。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入闽、迁台及移居海外的部分张氏支派作一简略介绍。我们知道,台湾及南洋许多张氏是来自福建,尤其是闽南泉州。但泉州的张氏,则有的来自河南,有的来自北方其他地区,入闽张氏始祖,前后时间不相同。例如,晋代,就有中原张氏族人入闽;唐高宗总章年间,也有随陈政父子入闽的张姓军技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又有河南固始张氏随“三王”入闽,其中有位名叫张清溪者,王氏部将,入闽居漳州,南唐为漳州刺史,据明泉州解元李光缙《景璧集》记载,其后裔有一支分派泉州笋江。

  另据泉州《儒林张氏联宗谱》(1996年版),是闽南张氏族谱最新考证的成果,记载了泉南张氏聚居地晋江张林“母乡”的翔实历史。该谱载:泉南张林村,堂号“儒林”。东晋末年(420年),刘裕既篡,有琅琊王郎中令张祎殉国,后子孙入闽,沿江而居,即居晋江古陵之张林。唐末光启二年(886年),“泉人张延鲁率耆老迎王潮入泉。时有张姓随王潮兄弟由河南固始入泉,并居同宗之张林。”后泉之张姓尊延鲁公为开闽始祖,张林族裔以镜斋公为开基儒林始祖。镜斋肇基五季宋初,生九子,后裔分为九大派,今之子孙遍布海内外。近来,海内外后裔前来张林寻根谒祖,络绎不绝。

  (八)郑姓源流

  ●郑氏为泉州第8大姓(台湾第12大姓),排名中国百家姓第23位。

  一、郑姓溯源

  郑姓源出于姬姓,系周朝王室之裔。郑樵《通志·氏族略》载:“周厉王之少子,宣王之弟桓父友之后也。”《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封母弟友于郑,及韩灭郑,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国为氏。望出荥阳。”顾名思义,郑氏的来源与郑国有关。郑国是由周朝王室分封而来的,史称周宣王时,封幼弟姬友于棫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姬友亦即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见幽王无道,预感将有变乱,就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太史伯说,位于河南中部的虢、郐两国之间有河、洛、济、颍四水,交通方便,土地富饶,是比较安全之地,可以先把家室和财产安置到那里,以后再利用周王室军占领这块地方。郑桓公依计而行;可惜尚未把一切安顿好,就在“犬戎之难”中被杀害,后来其子郑武公继承父志,帮助周平王东迁,因功被赏赐了虢、郐之间的土地,建立新的郑国,定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其后,郑氏子孙在这一带发展繁衍,世袭郑公称号,直到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而丧国失爵。亡国后的郑国贵族散居于陈、宋之间,为纪念故国,便以国为氏,称郑氏。由于郑姓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这里曾是古代荥阳郡的管辖范围,因此自古就有“天下郑姓出荥阳”之说。郑姓始祖郑桓公之墓,至今仍完好保存在荥阳,成为今之世界荥阳郑氏祖墓。世界郑氏宗亲会1992年12月的盛大规模祭祖活动及1994年9月郑氏立姓2800周年纪念,就是在荥阳和洛阳隆重举行的。

  二、郑姓入闽与播迁

  早在西晋永嘉年间,也就是距今约1700年前,河南荥阳郑昭就第一个进入福建,成为郑氏入闽始祖。据《福建通志》记载,郑氏为晋朝八姓(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入闽之一。郑昭入闽是为了避乱,但在福建开基入业后,其后裔就以儒业致显,如唐代莆田“南湖三先生”就是突出事例。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结庐莆田南山,构堂讲学,发展教育,繁荣文化。宋代著名学者郑樵和状元郑侨都是郑庄的后裔。郑樵,少年好学,筑室夹漈山麓,因称“夹漈先生”,修《通志》而闻名天下。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郑樵的后裔有一支迁入泉州永春仙夹乡,特以“夹漈”来命地名,已发展成为当地一大望族,并且早在明清就开始大量移居南洋,据在菲律宾编篡的《夹漈郑氏族谱》记载,海外族人数量超过了本乡人数。 据郑芝龙撰泉州石井本宗族谱序载,南安石井郑氏之始祖,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僖宗光启年间随王潮兄弟入闽,在南安繁衍发展。南安郑氏,明清之际出了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名垂青史。

  此外,还有郑氏随陈元光入闽开漳,其后裔亦聚居闽南一带,蔚为巨族。

  (九)蔡姓源流

  ●蔡姓为泉州第9大姓(台湾亦同),排名中国百家姓第44位。

  一、蔡姓溯源

  蔡姓乃黄帝之后,源出于姬姓。蔡姓始祖,可追溯到周朝时的蔡叔度。

  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蔡氏,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国也。自昭侯以下,春秋后相承二十六世,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蔡叔度,周初“三监”之一,周文王之第五子,为周武王之弟。武王克商之后,叔度受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县),为蔡国国君,史称“蔡叔”。武王让蔡叔与管叔、霍叔三人共同监管武庚(商纣王之子),教治殷民,称为“三监”。武王去世,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周公旦临朝摄政,蔡叔与管叔等不服,联合武庚一起叛乱,被周公平定后,蔡叔被放逐。以后,周成王又封蔡叔之子胡于蔡。蔡国立国约600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灭,蔡国遗民仍以国为姓。

  据史书记载,蔡氏得姓于蔡国,发展于济阳,故蔡姓族人大都以“济阳”为“郡望”或“堂号",以志家世根源。

  济阳蔡氏最初是指居于陈留考城县的蔡氏家族。济阳郡始设于晋代,西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一部分划出设置济阳国,后改为郡,治所在济阳,领济阳、考城诸县,辖区相当于今河南兰考、民权一带。西晋永嘉之乱,汉人南迁,蔡氏族人亦随之迁居江南、江东。隋唐之后,蔡姓在南北各地都有发展,而在东南沿海一带尤盛,因此至今仍有“陈林王郑蔡,天下占一半”的俗谚。

  二、蔡姓入闽 往台与播迁海外

  据莆田东沙《蔡氏族谱》和仙游枫亭谱(蔡襄族谱)记载,蔡用元乃蔡氏入闽始祖,时在唐代。自蔡用元至蔡襄共六代。蔡襄乃北宋庆历名臣,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担任泉州太守时主持建造洛阳桥,名扬天下。 在泉州,“青阳衍派”堂号的故事,更是蔡氏族人几乎家喻户晓的。在晋江青阳蔡氏祠堂的正厅,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裔出周代,肇基唐代,官封宋代,长绵百代振家声”,下联是:“脉映济阳,支分莆阳,派衍青阳,好就三阳开泰运”。这副对联概括说明了青阳蔡姓的源流和发展。溯本追源,青阳蔡氏根在济阳,后又传衍到福建莆阳,再由莆阳迁居青阳,故称“济阳——莆阳——青阳,三阳开泰”。

  明崇祯年间,已有蔡鸣震自金门迁入澎湖。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时随之入台的有不少蔡姓人,泉州、晋江、石狮许多蔡氏留在云林、屏东等地垦植。明永历年间,金门人蔡相将、蔡道宾兄弟等由金门迁居到澎湖。清康熙年间,又有南安人蔡为谢、蔡廷、蔡构等入台开垦。据统计,目前台湾地区蔡姓人口近百万人,占台湾第九大姓,与泉州百家姓中蔡姓居第九大姓排列顺序相同,也充分说明泉台蔡氏的历史渊源关系极其密切。

  据考证,明代“闽人三十六姓入琉球”之一的蔡氏始祖蔡崇,是蔡襄的裔孙。菲律宾大多数的蔡氏也认同蔡襄是其先祖。此外,新、马、泰、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各地以及日本的蔡氏,近些年来都经常来福建尤其是到泉州寻根谒祖。

  (十)苏姓源流

  ●苏姓为泉州第10大姓(台湾第23大姓),排名中国百家姓第41位。

  一、苏姓溯源

  苏姓乃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为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之后,以封地为氏。

  《苏洵族谱·后录》载:“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长曰礬,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岑胡;次曰篯,为彭祖;次曰耒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毕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姓己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司寇苏公是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由上述可知,第一个以苏为姓的是昆吾的后代,封于苏,其子孙以封地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亦载:“颛顼裔孙:陆终生礬,封于昆吾,昆吾之子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苏姓最初的发源地是河南,到了周朝初出一个苏忿生,官拜大司寇负责刑狱和司法,被周天子封于河内,后又迁徙到扶风(陕西)、武功等地,以至播迁全国各地。

  二、苏姓入闽 往台与播迁海外

  苏姓发源于河南,但很早就向各地播迁,晋朝就有苏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唐朝也有苏氏族人随陈元光入闽。《福建通志》记载苏益随王潮到福建开基,在泉州同安繁衍成为当地望族。《同安苏氏族谱》曰:“先祖益,字利用,任州刺史,世居光州固始,唐僖宗光启元年,同王潮王绪入闽,居同安葫芦山下。”北宋时,同安苏姓出了一个著名科学家苏颂,他设计制作了自动化天文台“水运仪象台”,被誉为世界第一座天文钟,其著作《新仪象法要》在古代科技史上占重要地位。此外,《台北苏氏族谱》亦记载:“远祖有苏奕者,于唐宪宗时,授光州刺史,传三世至僖宗时,为泉州押衙都统,其后遍布闽南。”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族谱史料明确记载福建最早到台湾的移民是泉州德化苏氏,这是闽台关系史最珍贵的资料之一,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与兴趣。庄为玑、王连茂合著的《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一书选编了近百部族谱,其中《德化使星坊南市苏氏族谱序》是记载最早到台湾的宋代德化苏氏史料,谱中写道:苏氏一族,“分于仙游南门、兴化、涵头……永春、尤溪、台湾,散居各处。”这是苏家七世祖苏钦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撰写的,序写于南宋初,移民到台,自会比这更早,有可能在北宋末或南宋初。 明清以来,苏氏族人继续向海外拓展,远涉重洋,侨居菲、新、马、泰、印尼以至欧美、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