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闽南民系 > 节俗礼仪

行旅民俗

发布日期:[2007-12-17] 阅读人:1637  字号:      

  行旅与饮食、服饰、居住一样,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泉州人行旅民俗的形成,与他们所处的山川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泉州地形复杂,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占八成。德化、永春、安溪山区,高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数百座,其间峭壁陡岩、峡谷溪流无数。惠安、鲤城、晋江、石狮、南安等沿海地区,多为地势和缓的丘陵、台地,并拥有晋江平原。泉州河流也多,地跨本省四水系,其中晋江全长302公里,另外,还有许多独流入海的溪流。总长365.10公里的海岸线,分布着许多海湾良港。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勤劳、智慧、勇敢的泉州人为了拓展活动空间,发展经济文化,自古以来,修路、建桥、造船不断,努力改善出门行旅的交通条件,并形成了相应的行旅民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泉州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使泉州人的行旅民俗更显时代特色。

  一、 陆路交通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出行基本上都是徒步行走。狩猎经济基础上的家畜饲养业的发展,产生了使用畜力作为交通工具。车的发明较晚,其发明人说法不一,或说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传说人物黄帝,或说是奴隶社会初期夏禹时的车正奚仲,如就发明的年代而言,估计不会迟于夏朝。轿的出现更晚,有人认为始于晋代。古时把不用牛马而用人力拉的车称为辇,如再把辇的轮子去掉而用人力抬着走,就与后来的轿子差不多了,或称肩舆,至宋代才正式称为轿。这些较早的陆路主要交通工具,在泉州古代的行旅民俗中都可以看到。

  晚唐诗人陈陶在其《清源途中旅思》中写道:“古木闽州道,驱赢落照间,投村碍野水,问店隔荒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难得的一千一百多年前泉州行旅民俗图。南宋时任过泉州知州的王十朋,在其吟咏洛阳桥诗中有“南通百粤北三吴,担负肩舆走骇牧”之句。这是说,当时洛阳桥上南来北往的人们,步行、坐轿、骑马者均有。宋代泉州妇人所乘之轿,甚为讲究,要用金漆,并雇妇人以荷。泉州古代的畜力交通工具,除骑马外,还骑驴,故高甲戏的传统剧目中才会有个《骑驴探亲》的戏。对人们行旅影响最为深远的交通工具当为车。宋人王象之撰的《舆地纪胜》在介绍泉州的风俗形胜时说:“岩岩泉山,会于江游,

  舟车四达。”古时驾车最早用牛,后来才用马。旧时泉州的牛车。马车,多用于运输货物,载人较少。本世纪20年代是泉州交通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黄包车、自行车相继出现,汽车也开始营运,其数量虽然很少,但毕竟是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意义很大。

  尽管交通工具的使用历史悠久,但由于泉州人出门远行或访亲会友,能借助交通工具的多为官绅富人,民众只是偶尔用之,如嫁女、病人外出就医才坐轿,通常都是步行。自古以来,泉州有不少便于行人的美俗。北宋初年,晋江人王言彻知漳州,命人自漳州至泉州植夹道松,使过路客商减轻炎日酷暑之苦。后来又有任过泉州和福州知州的仙游人蔡襄继之,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形成一条自福州大义渡至泉州、漳州,绵延闽地南北的林荫大道,为民造福。故当时民间传诵着一首歌谣:“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泉州人不仅植树以庇道,还于大道旁建亭以供行人想息避雨。为让行人消暑解渴,泉州以前常有一些寺庙、商户和乐善好施的人家,于盛夏季节,泡制大缸茶水,外写“奉茶”字样,免费供应过路客旅。

  今日,泉州的行旅民俗己发生了很大变化。就陆路交通而言,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已通车,高速公路也已试通车。人们出门,可昼夜兼行,不受时间限制。城区的公共小巴来来往往,“的士”即停即走。自行车和摩托车,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出门代步工具。不少企业家购置了私人小汽车。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道路的畅通,大大地缩短了人际间的空间距离,从而有力地促进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水路交通

  涉水用船,过河架桥,与陆路交通民俗一样,泉州的水路交通民俗也很古老。

  船在古代又称舟,其发明者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早在先秦文献中已经说法不一,荒远难稽。古代泉州的造船业相当发达,唐朝时己是福建的两个造船中心之一,至元朝更名晋全国四大海舶造船基地之列。但自古以来,泉州人主要是把船用于货运和捕鱼,用于客运的较少,故宋代惠安人谢履才会在他那首有名的《泉南歌》中吟道:“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年造舟通异域。”1974年后诸港出土的那艘宋船即为实证之一。在泉州人行旅民俗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倒是桥,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清道光《晋江县志》卷II《津梁志》曰:“古不称桥,梁即桥也。文王造舟为梁,后人遂有比舟以渡之法。然近者以多舟联之,远者仍以孤舟泛之。”如此说来,桥梁的出现在于舟之后。泉州的桥梁架筑,在唐代及其前朝以木桥为主。但木桥难以适应本地区多雨、湿润、多台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故建桥材料逐渐易木为石。泉州的石桥构筑以宋代为盛,见载于清乾隆《泉州府志》的达110座之多,这与当时泉州海外贸易的兴盛有关。其中与隋代赵州安济桥并列,作为我国古代南北桥梁代表的万安桥(今称洛阳桥),采用了今人所谓的“筏形基础”技术,被桥梁专家认为是“世界桥梁中的首创”。有“天下元桥长此桥”之称的安平桥(俗称“五里桥”),则为中世纪世界最长的石桥。泉州宋代的桥梁建筑,在世界桥梁史上创造了两个第一。民国初年起,为适用汽车交通,主要公路桥逐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本世纪80年代又增筑铁路桥。

  为利行人小憩并避风雨,泉州内地的要津之处,在古代还建筑有廊屋式风雨桥,如德化县的惠政桥,永春县的通仙桥,安溪县的瑞云桥等,数量以德化县为多。桥中两侧设长条坐椅,以借行人歇脚。廊内雕梁画栋,饰以精美的花卉龙纹等图案,附属构筑有青石浮雕、碑记等,使满面风尘的行人赏心悦目,倦意顿消。

  泉州习俗好义,凡当地兴建大事,及寻常施舍,虽家非素封,亦耻居人后。在泉州建桥史上,有两部分人的表现十分积极。一是僧人。佛家以桥梁居人福田之一,故翻开泉州旧修的府县志,由僧人修建的桥梁比比皆是,其中最有名的当为南宋名僧道询(惠安人),一生修建桥梁二百多座。二是华侨。泉州华侨在家乡修建桥梁的事各县都有。李士祚和李俊承于清光绪年间和民国12年(1923年)先后捐修泉永通道上的通仙桥,使这座八百多年的古桥得以完整保留。新中国成立后,各县华侨修建桥梁的事例更多,其中以安溪县较为突出。华侨修建桥梁的善举,对泉州侨乡交通条件的改善起了很大的作用。

  泉州历代桥梁的修建,还对泉州其他民俗文化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例如在精神民俗的民间口承文学方面。泉州人自夸经验丰富,见识比人高,就说:“过桥较多于你行路。”形容个子粗大的人,则说:“站起来东西塔,躺下去洛阳桥。”泉州还有不少与建桥有关的民间传说,如洛阳桥、金鸡桥、娘仔桥等,其中以洛阳桥最为著名,几乎全国皆知,并且被搬上舞台,在高甲、梨园、莆仙、闽剧以及京剧、豫剧、汉剧、湘剧、徽剧等地方戏曲中,都有《洛阳桥》这一传统剧目。人们甚至认为,桥梁的架构、道路的畅通,还与当地文事的兴盛、人才的崛起有直接关系。如南安县古代流传有“金溪通人行,状元方始生”的诫语。后来泉州出了第一个状元梁克家,人们即指称为讖语之应,并把金溪始建浮桥通人行的时间由北宋的宣和年间(1119--1125年),后推至梁克家出生的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以与讖语相吻合。

  三、华侨行旅

  泉州华侨慷慨解囊,修路造桥,改善故乡的交通条件,在社会上传为佳话,有口皆碑。而泉州华侨出洋谋生和归里会亲的一些行旅民俗,外地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泉州早期华侨,在鸦片战争以后,多为贫苦劳动人民,他们是出于无奈,才到海外谋生的,正如晋江流传的一首《番客歌》所唱的:“唱出番客(即华侨)只有歌,流落番邦‘元投活’(即无可奈何),离爸离母离‘某’(即妻)子,为着家穷才出外。亲像孤鸟插人群,做牛做马受拖磨。阮厝某子‘一大拖’(即一大群),勤勤‘趁’(即赚钱),不甘‘开半瓜’(即花半分钱)。”

  华侨出洋前,须先到公妈厅焚香拜祖辞行,以示尊宗法祖,并祈求祖宗神灵庇佑安全渡洋,在侨居地兴旺发达,俗称“拜公妈”。然后向亲友告别。亲友得知后,要赠以家乡土特产或中成药为其送行,俗称“送顺风”,祝愿他在旅途及到侨居地后都能“一帆风顺”。如设宴送行,就称办“送顺风桌”。家人在为出洋亲人准备行装时,须有一小包泥土和一小瓶井水,寓有饮水思源,不忘故土之意,临行时,家人还须煮四个甜鸡蛋,放在家中的水缸盖上,让出洋亲人吃下,以预祝来日甜蜜圆满。要特意在水缸边食用,也是包含“饮水思源”之意。安海等地的习俗是吃豆腐,据说这样就能适应海外的水土,而豆腐的“腐”在闽南方言中也与“富”谐音,这是祝愿亲人到海外后能发财致富。如果是出洋投靠亲友的,还要带上一包竹心和铅钱片,在闽南方言中,“竹心”与“得心”,“铅”与“缘”谐音,可见其用意在于希望出洋亲人与所投靠的亲友有缘分,能得到真心真意的栽培和提携。当出洋者辞别家人,走出大门后,还要“三回头”,看望故居,表示自己出洋后,不会忘记家园亲人,争取早日归里与家人团圆。抵达侨居地后,要及时向家里和亲友寄信或寄钱,俗称寄“相探批”(即探候信),以告知家人及亲友平安抵达,或答谢“送顺风”之情。

  华侨返归故里,亲友们都闻讯赶来看望,并送鸡、蛋、面线、美酒、猪脚等礼品,甚至设宴为其接风洗尘,俗称“脱草鞋”。这大概与早期归里华侨因家乡交通不便,且要表示自己不忘本,故多脚着草鞋走进家门有关。后来,随着时代的演进和交通的发展,归里华侨都西装革履,以车代步,直抵家门,但“脱草鞋”之称已相沿成习。华侨则要对为其“脱草鞋”的亲友们逐一回赠从海外带回的礼品,其中以送针线为尚礼,寓有“穿针引线”,牵来带去,情谊绵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