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闽南民系 > 节俗礼仪

春季节俗

发布日期:[2007-12-17] 阅读人:1637  字号:      

  一、 春节

  人们过春节常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因这一天是一年之首日,故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所以也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这样,原意为春季或春天节序的“春节”,即成为农历元旦的专称,并为后人所沿用,但人们仍习惯称它为“年”。

  春节为一年诸节之首,是一年之中最具喜气氛围的节日。此日子正之时(零点)一到,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供品,燃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是时爆竹喧天,家家户户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但因燃放爆竹有伤人、费钱、污染空气等弊端,近年来,鲤城市区禁止燃放爆竹。清晨,全家人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见面笑逐颜开,互道“恭喜”,俗称“贺正”。对登门贺正的

  客人,主人心热情请甜:或吃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是日街头巷尾、村前厝后,人来人往,喜气洋洋。

  解放后,春节定为传统节日,放假三大,期间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使佳节气氛更加祥和、热烈。 80年代以来,机关单位和社会团体多于正月初一上午举行春节团拜会,殊不知此俗泉州古时已有。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祐间(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宫。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今此礼废。”诚一美俗,惜废于清,喜复于今。

  作为一个节日,春节一般仅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但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却向腊月(农历十二月)和正月这两个月有所前伸和后延,时间长短,各地小一。在泉州,全民欢乐的气氛大致要延续到元宵,“十五元宵灯,十六煞了心”。其中又以初五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正如泉州俗谣所称:“初五隔开,初六舀肥。”初五后各就各业,农民也要舀挑粪肥,开始农作春耕。也有以初六力界,称“初五舀肥,初六隔开”。

  正月初五这天,惠东的崇武,惠北的山腰,后龙、南埔等地,以及介于惠东、惠北之间的辋川村,还有一个只有其北邻莆田地区才有的特殊节日,其称呼各地叫法不一,或曰“吃大顿”,或曰“做大岁”,或曰:“无头节”,其由来各有个大同小异的民间传说,都称是明宗靖某年春节前,因倭寇偷袭,人们纷纷外逃,至次年的正月初五前,才先后回乡,于是就于正月初五这天补做“年兜”节(除夕),祭奠来不及逃难而惨遭倭寇杀害的亲人和抗倭捐躯的将士。清嘉庆《惠安县志.祥异》对明代嘉靖年间倭冠为患殃及惠安沿海地区的史实,有明确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郡始有倭寇。三十五年,指挥童乾震御倭战几。三十六年,倭寇邑海滨诸乡。三十七年四月,倭薄(县)城,时城新筑,令林咸偕绅李恺、康惟心、张宇御之。……三十九年四月,倭攻崇武城,千户郭怀仁、朱紫贵失守。遂陷城,据四十余日,燔军民居,大掠而去(同书卷7《城池》则称‘焚毁杀掠殆尽’)”。可与民间传说相互印证。尽管有历史学家指出,明代倭寇队伍中也混杂有中国人,但民间的传统看法,普遍都是把这些倭寇视为来自海外的强盗。如果我们能对“吃大顿”、“做大岁”、“无头节”的节俗文化内涵加以认真的研究,在今天仍不失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而穿插在庆贺性节日中的这种习俗,虽然与整体的欢乐气氛形成极大的反差,但乐中思悲,却可以增强我们在和平时期的忧患意识。所有这些,也许就是上述习俗能沿承至今的一种合理解释吧。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据道家的说法,上元乃大官赐福之日,居“三元”之首。泉俗素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在正月初一再次掀起一个节日的高潮,自朔至望,为春节的系列民俗活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是“元宵丸”,此食俗始于宋代。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沾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数次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是日以元宵九汤供祀祖先、神明,谓之祭春,并作家人早餐。元宵节吃元宵丸,取其圆形,寓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之意。如今的元宵佳节已成为泉州人与“三胞”团聚的“团圆节”,有首《元宵月正圆》的闽南歌谣唱道:“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泉州元宵节的习俗不少,如旧时郡城、晋江、惠安一带,要“请替身”、“过关限”。所谓“替身”,是指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家庭主妇要先略备酒菜敬祭,并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焚烧掉。有的还要用红纸剪成或扎成一个城门样的关隘,再举行一个过关仪式。这是春节系列民俗活动结束前夕,再一次祈冀在新的一年里消灾消难,前途光明。沿海一带未成年女孩还时常结伴祀“棕蓑娘”,其时要备好食品及一寸长的小红绣鞋一只或小衣衫一件,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芒芒(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裘;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其供品或边祝边吃,或祝毕带回,小红鞋或小衣衫则要焚化。此“棕蓑娘”当为全国许多地方所敬妃的厕神紫姑。《显异录》曰:“紫姑,莱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阴杀之于厕间。上帝怜之,命为厕神,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于厕间迎祝,以占众事。”泉州未成年女孩敬把“棕蓑娘”,在于祈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与全国其他地方占蚕桑、占姻缘、占得子等有所不同。

  把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的是“闹花灯”和迎神赛会的活动,泉州灯俗自唐初建城后即由中原传入,及至南宋,灯烛之盛,已闻名全国。明代时连杭州点灯,也要请泉州灯匠精制。新中国成立后,泉州花灯制作技术不断革新,品种繁多,造型新颖,巧夺天工,为海内外所共赏。每逢元宵佳节,市区万灯齐挂,长街一望如星宿,而开元寺、威远楼等处更是灯光灿烂,人山人海。安溪县龙涓山后村的尤灯十分别致,“龙头”和“龙尾”由公众合备,中间插进各家各户的灯笼,全村只擎一条灯龙,灯龙越长,象证该村人丁越兴旺。迎神赛会于元宵节当天或过后数日举行。明代晋江人何乔远的《闽书》说,其时“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珍宝,钟鼓震鍧,一国若狂”。解放后,泉州文化部门把迎神赛会中的化装游行,改造利用为“文艺踏街”,大人丰富了人民的文娱生活。

  三、清明节

  清明为24节气之一,既是时序标志,又是传统节日,时间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或前后一天)。称之“清明”,当与此时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洁齐而清明”有关。

  清明节是民间传统的溯源追本节日,其主要活动力扫墓祭祖。一般认为,扫墓起源于秦(或曰先秦已有),但古时扫墓并不一定在清明时节,如隋唐时期,人多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大的寒食节扫墓。后来,寒食扫墓逐渐改在清明,寒食这个节日也就被人们所遗忘了。泉州俗语说:“清明不回家无墓(或曰无祖)。”外出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回家过节。是日中午,各家各户要在厅堂祭妃祖先。清明节前后10天内为扫墓日期,如要修墓和抬骸移葬,则不用另行择日,凡事无忌。扫墓时要除棘草、培墓土、描碑文(须用红漆)、献“纸钱”,然后上供果、点香烛(或只点香)、烧金楮、放鞭炮,寄托哀思,缅怀先人。晋江深沪一带还有妇人“哭墓”习俗,其声调音旋韵转,情悲声凄,催人泪下,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所描述的唐代寒食节哭祭烧纸钱之俗十分相似:“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足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上出现了缅怀先烈,祭扫烈士陵园活动的新风气。

  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石井一带,清明节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己节,俗称“三月节。”传说是因郑成功起兵反清复明,忌“清”字压在“明”字上头。另据清代乾隆年间修撰的方志记载,永春、德化两地岁时民俗与泉俗独异之处是八月祭墓,俗云此月墓门开,与今不同。

  泉州清明节的食俗是吃“润饼菜”和“清明馃”。“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即可食用,甜润可口。“清明划馃”是以糯米、小麦、地瓜干等碾粉作皮,包上糖豆沙馅,蒸制而成,香甜适口。清明节吃“润饼菜”和“清明馃”,当为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