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闽南民系 > 节俗礼仪

秋季节俗

发布日期:[2007-12-17] 阅读人:1637  字号:      

  一、 七夕

  公历3月8日为现代的一个国际性妇女节日,而农历七月初七日可以说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的属于妇女的节日,名“七夕”但这两个节日在本质上并不相同,“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妇女解放而斗争的节日,而“七夕”乞巧,则曲折地反映了中国旧时代的妇女们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可悲地位。

  她们希望自己变得更“巧”一些,是为了更能适应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七夕”节使在封建礼法制度下处于无权和受压抑地位的妇女们,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使她们在这个指定的日子,能合法而堂皇地通过“过节”的形式,表露心中深藏的美好愿望,舒泄心中积郁的种种情思,从而体现出我国民俗文化中关心女性和同情女性的一面。

  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有:一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的故事,但后来泉州人把这两个传说混为一谈,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并尊称为“七娘妈”。泉谚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可见民间是把七月初七这天界定为七娘妈的诞辰,是日要举行祈祥活动,称“做七娘妈生”。据说天帝原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会,这是个不能原谅的过失,因此人们在七夕大清早把胭脂花粉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让织女梳妆打扮,以会牛郎。牛郎会织女时,喜鹊会纷纷飞至大河上,为之搭桥,名曰“鹊桥”。人们说,七夕过后,喜鹊头部皆颓顶,就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蹂踏所致。是夕如下小雨,人们则谓这是牛郎、织女于分手之际,彼此依恋不舍,挥泪告别。泉州有关七夕的民间传说,极富人情味,牛郎织女这对恩爱大妻,每年须至七夕时才得以一会,是个悲喜交集的日子,泉州人却把它演化为织女的诞辰,并举行相应的祈祥活动,这就大大地冲淡了“七夕”节原来所具有的悲伤气氛。泉州人还把原为大帝孙女的织女(故织女又称“天孙”)的辈份提升一级,说成是人帝的第七个女儿,泉谚云,“父母疼尾仔。”这就缩短了天帝与织女之间的感情距离,而天帝为使女儿不因婚后而荒废生产,原意让她每七日与牛郎相会一次,尚不致于太绝情。喜鹊虽有报错喜的过失,但它那种将功补过,任劳任怨的精神,也确实令人感动。这些故事情节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泉州民俗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庸”的儒家伦理思想,即以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态度。可见,泉州素来号称“海滨邹鲁”,并非溢美之言。

  七夕中午,敬祀七娘妈,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桥七乘,看来,热情好客的泉州人,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请来了,共庆“七娘妈生”。至于供品以“七”为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数的思维模式有关,即“数七”为阳数之一,是吉样之数。如泉州民俗以正月初七为人的生日,需取菜果七样做羹,名七宝羹。七月初七为“重七”,亦是吉日,把织女演化为七娘妈,可能也与“数七”有关。

  泉州人还把七娘妈奉为护佑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女神,因此在“七夕”还表现出一种关心下一代的节日氛围。新生婴儿在第一个“七夕”拜七娘妈为“契母”(即干妈),称“新契”,至16岁才解除契约,称“洗契”,其时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此外,泉州七夕尚有“乞巧”民俗,与全国其他地方差不多,故七夕又称“乞巧节”。

  二、中秋节

  中秋节

  “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豳雅以迎署;中秋夜,迎寒亦如云。”注重的是气候的寒暑,并没提及月。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的月神崇拜有关。根据古籍的记载,我国先秦时就有关于秋暮或中秋之夜祭月的礼制。《礼记》说:“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可见,祭月本是天子专有的礼制。汉魏时期,出现了赏月、玩月之风,其后渐盛。唐代时,上自皇帝,下至庶民,均有赏玩月景之举。至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秋》有详细的记载: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

  可见,南宋时过中秋节的风俗,在都市已广泛流行,连囊空如洗的陋巷贫民,也“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而且此夜活动通宵达旦,“金吾不禁”,说明节日活动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中秋节至今仍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传统佳节。

  吃月饼和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节俗内容。泉州人把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与元末人民反抗蒙古贵族专制统治的起义联系在一起。传说当时泉州汉人要三家合养一名元兵,稍有侍候不周,即遭毒打辱骂。大家忍无可忍,于中秋节天发动起义,杀死所养元兵,起义前就是通过月饼馅里密藏纸条,约定起义时间。至今泉州民间还流传着一句俗语:“三家养一元,一夜杀完全(即全杀完)。”泉俗于中秋节中午要蒸熟的番薯、芋头和月饼一起祭祀祖先神明,并作午餐。关于中秋节吃番薯和芋头的习俗,民间也有一个相似的传说,只不过朝代改为清代。但也有说是番薯内黄,芋头内白,寓有包金包银、发财致富的美好愿望。这些民间传说,于史难考,或许是附会之说,但故事本身却丰富了中秋节食俗的历史文化内涵。安溪湖头过中秋节,要特制质量较好的“芋包”,分赠亲邻,受赠者要故意用“今年芋包做不好”或“不好吃”等贬语“回敬”。嫌的人越多,送的人就越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今年运气会好,最怕没人嫌。故俗语有“芋包皮,包肉馅;贴人吃,贴人骂”。

  中秋月饼除了作供品、食品外,还有其它功能,如风行于闽南的中秋节“卜状元饼”习俗。这种习俗的出现,在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是元末时的一年中秋节,人们借玩饼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以放鞭炮为起事信号,同时行动,反抗元朝统治者,以后这一玩饼形式就在民间逐渐演化为中秋节“卜状元饼”的习俗。这个传说当是前面所提到的中秋节吃月饼有关传说的变异。又一说称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淡化及化解部下的乡愁,特令一位部将,设计一套玩饼的游戏,让官兵们在中秋节尽情戏玩,后来这套玩饼的游戏,便逐渐在台湾和闽南民间流传开来。但也有说,中秋节玩饼的游戏,是早在郑成功驻军厦门时,由部将洪旭等人设计的。这些传说未见于地方文献记载,未必是历史真实,但却是当时人们深沉的民族感情的流露,并通过传说故事的形式附会在这一习俗上。卜状元饼的时间一般在中秋节夜晚,所卜的状元饼是63个大小不一的月饼,称“全盒”,内分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式,其中状元饼只有一个,大如碗面,秀才饼多达32个,仅铜钱小。玩时六枚骰子,每人轮流掷彩,卜取各式月饼。夺得状元饼者,兴高采烈,有的还放鞭炮庆祝,更添节日欢乐气氛。早期参加玩卜状元饼者多为读书人,可见此俗的出现与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有关,在其后的沿袭过程中,又沉积着封建时代读书人“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的文化心态。今天,卜状元作为一项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节俗,仍颇受欢迎,它使人感受到一种在激烈竞争中战胜对手的喜悦。泉州人俗称月饼为“状元饼”,即与卜饼习俗有关。

  中秋节赏月,是一项极富诗情画意的节俗活动。古时祭月曾是十分严肃诚敬的,后来仪式简化,演变为民间的拜月习俗,赏月是拜月仪式结束后随即进行的。到了后来,人们赏月重于拜月,但选择八月十五夜赏玩月景,大概是始于唐代。泉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后来客死长安的欧阳詹(生座年不详,约为中唐时期人)曾作《长安玩月诗》,其序曰:“玩月,古也。谢赋、鲍诗、脁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说明南北朝文人也有玩月风尚,谢灵运、鲍照、谢脁等人都写下了与“玩月”有关的诗赋。该诗序又说:“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中;取于月数,则蟾兔圆……斯古人所以为玩也。”

  泉州人中秋赏月,最有名的当推“笋江泛月”了。据说是夜三更时分,笋江桥的每个桥孔都映出一轮皓月,清源、紫帽两山的倒影,也可于江中见之。其时南音幽雅,管弦悠扬,赏月者自乘轻舟自金鸡桥沿江而下,经笋江桥至顺济桥,与桥上、两岸成群结队的游人,共不赏江天月色。“双江(即笋江、浯江,为晋江流经泉州城南的两段江名)泛月”历来是泉州诗人中入佳节吟咏的主题,这里从泉州刺桐吟社社员何世铭先生(1919—1987年,惠安人)辑《温陵近代诗抄》中转录出几首均题为《甲戍中秋双月泛月》的诗作,(作者分别附于各首诗后),让我们来看看旧时诗人中秋赏月的雅兴。

  笋浯桥几洞?一洞一轮月。水月镜花,可望不可掇。(吴增)

  胜迹由来感昔今,江山如此逼秋吟。无情一碧迷衰草,作意残红抹远林。静听潮音参佛理,平分月色洗诗心。匆匆片棹归来去,清紫山光未合襟[笋江上流,中秋夜半,清紫两山,倒影合襟]。(宋应祥)

  朵莲寺畔游荡轻舟,歌啸尽供不夜游。三五诗人三五月,一重流水一重秋。斗牛河汉空明溯,鸥鹭乾坤自在游。系傍石桥忘露冷,雁声声里数更筹。(张大藩)

  泉州人过中秋节,不仅为后人留下许多赏诗作,而且还有别致的“听月楼”之建筑工,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据传,“听月楼”用明代万历(1573—1619年)间黄翰林志清为其夫人邱氏而筑,位于晋江安海镇中一处名为“尺远斋”的古典小园林中。该楼竣工之期,正值中秋佳节来临,黄翰林在为小楼题写楼匾时,因一时兴之所至,大笔一挥,竟把原来拟题的“赏月楼”三个字,写成“听月楼”。黄翰林正要重写,这时正好夫人邱氏走过来,见到已题好的这三个字,忙劝止道:“听月妙哉,不同凡响,何必再写!”黄翰林即问:“月焉能听?”邱氏用泉州城内名门望族大家闺秀,精熟诗书,颇富文采,听夫婿这样一问,便笑指窗前明月:“请君侧耳细听”。并随即挥毫,草成《听月楼》诗一首:“夜静楼高接太清,倚栏听得十分明,磨空軏軏冰轮转,捣药铿锵玉杵鸣。曲唱霓裳音细细,斧侵丹桂韵丁丁。忽然一阵天风鼓,吹下嫦娥笑语声。”黄翰林吟罢此诗,对夫人的敏捷才思击赏已,遂令巧匠镌刻“听月楼”匾及《听月楼》诗条幅,一并悬挂于新落成的小楼。此事一传开,又为中秋佳节增添了一段佳话。

  对于小孩子来说,农历八月十四至十五这两天晚上最受欢迎的活动,当为“造塔仔”。小塔仔是用捡来的碎瓦砖造成的,一圈圈,一层层,玲珑剔透。所造的塔仔,城乡有所不同,城镇一般有五层,贴饰彩花纸签,各层内置泥偶,塔内点燃灯烛;农村叠造的是不加装饰、不分层次的粗犷锥形空心尖塔,内放柴草燃烧,故又称“烧塔仔”。是时红光透出塔仔小孔,闪闪忽忽,灿灿斑斑,小孩子们高得围着塔仔雀跃欢叫,一片童心稚气。据传烧塔仔之俗的由来,也与元末人民反抗蒙古贵族专制统治的斗争有关,即以烧塔仔举火为号,实行武装起义。

  泉州中秋节之夜,还有放“孔明灯”之俗,这是中青所们的乐事。孔明灯的制作,是先以上等棉仔纸糊制一个一人高(甚至更高,宽度亦相当)的密封大纸罩,再粘合在一个以铅线制成的底框,底框正中扎有一个反复浸煤油、松油且爆晒多次的“油枝”。至节日之夜于广场点燃灯中油枝放飞,其时但见一盏红灯随风徐徐而上,光芒四射,几与皓月争辉,正在观望的村民们即燃放鞭炮,庆祝升空的孔明灯为本村带来福气。

  要说泉州的中秋节奇俗,那就是晋南沿海的“相贡”(即相掷)之俗。如东石塔头的刘姓,由于中秋节前已进行烧塔仔活动,故青少年会事先准备硬木块,特别是旧式妇女弓鞋后的硬木高底更为好用。至中秋节夜,投入火中烧红,然后带到海滨沙滩自己的阵地上,作为“相贡”的武器。“战斗”一开始,一道道红色的弧光,连续把“相贡”推向高潮的是“相征”。“相征”的闽南方言原意是空拳对打,但实际上这是一场大型的短兵相接式的对打,参战者甚至拿出了竹篙和渔竽,但按俗例规定,只能打不能槊,下手甚猛,毫不留情,甚至把对方打昏。这时双方均有人在海边燃放鞭炮助威。旧谷谓此夜打得越凶猛热烈,乡里才越会发达。据说此俗源于宋末元初,该村开基祖刘拓,原为宋季朝散大行军令史,在护送宋幼主南下广东时,被元兵打散,即僻居此村,以图再起。刘拓在村中建有祈奉幼主生母杨氏皇太后之“慈先行宫”(至今尚存),并以“相贡”及“相征”的民俗活动为掩护,令村中的青壮年习武练胆。此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就不再举行。

  与元宵夜一样,中秋夜亦有妇女听香的习俗。清道光版《金门志》卷15《风俗记·岁时》在叙述该县中秋节俗时,也提及听香:“妇人拈香,墙壁间窃听人语,以卜休咎,与上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