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闽南民系 > 节俗礼仪

冬季节俗

发布日期:[2007-12-17] 阅读人:1637  字号:      

  一、 冬至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当公历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把冬至节当作过年一样隆重。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岁首的元旦日,隆重庆祝,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汉朝时,冬至成了“冬节”,魏晋南北朝时义改称“亚岁”。泉州人称“冬节小年兜”,其重视程度似稍为逊色,但过节时同样很隆重。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节丸”,实际上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 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但农闲不忘农忙,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

  二、除夕

  我们前面在介绍春节民俗时曾提及,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是以正月初一为中心点,向腊月和正月这两个月有所前伸和后延,其后延至元宵节,前伸则至腊八节。腊月与农历过新年有关的民俗活动主要有腊八节、送神、除夕等,可视为春节的序幕,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除夕。

  由此说来,“跳火盆”也是一种古老的避邪和驱疫巫术。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摆过年饭,饭上压有红桔、红蛋、年糕,硬币等,并插有“春花“(或称“春枝”),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添丁进财。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祗和灶君,俗称“拜岁”,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是夜灯火长明,俗谓守岁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80年代以来,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守岁多是合家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扣人心弦的午夜钟声中,迎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人普遍的习俗,如果说较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当为白头春联和丁忧春联。白头春联是指对联顶端留有二三寸长的白纸额头,此俗莆田和泉州都有,其缘起据莆田籍学者解释,与清初福建人民的抗清斗争有关。其时闽人因抗清和不肯剃发,被杀甚多,办丧事者家家贴白联,清朝地方官府为粉饰太平,下令各户人家都要贴红纸春联,并以违者杀头相威胁。人们迫不得已遵命贴上红联,但却巧妙地在顶端留出一小段原有白联的纸头,以示抗议,后沿承成俗。

  丁忧春联是新丧人家于丁忧期间不得贴红纸春联,在守孝的第一年春节须贴绿纸春联,第二年春节为粉红纸春联,联语皆为哀感句子。第三除夕,泉俗称“年兜”,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其日子视该年腊月是小月还是大月而定,或二十九。或三十。泉州除夕这天的节俗主要有祭祀祖先,张贴春联,吃团圆饭、分压岁钱,“跳火盆”,辞年守岁等。

  泉州民俗认为年兜日是全年祭祀祖先最重大的节日。是日中午,要尽力备办丰盛菜肴敬奉。晚上台家吃团圆饭,古称“围炉”。俗谚云:“年兜不回家无某(妻)。”故是晚外出亲人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均要回家团聚。聚餐后长辈要给晚辈分压岁钱,又称“分过年钱”。

  晚饭后,农村有“跳火盆”的习俗,意为年谷大熟,燔柴报天。所谓“火盆”(或称“火群”),是在家门口以干薯藤、稻草以及“掸尘”用过的扫尘枝等燃起的火堆,凡家中男子成员逐一从熊熊火堆上跳跃过去,就是男婴亦要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未归的男人则中在家兄弟替跳。大家边跳边念:“发彩啰!火盆跳入来,新年大发财;火盆跳出去,新年有福气;火盆跳向东,新年银钱满厅房;火盆跳向两,新年财源人厝内。”沿海乡民则念:“发彩啰!新年好海路;发彩啰!新年好虾蚝。”谣词各地大同小异。火盆跳后,各家主妇

  即把其灰烬收置火笼中,藏于房内床下,俗称“挑金挑银”,寓意火红兴旺。但也有民俗学者认为,除夕“跳火盆”,意在以火驱除身上之疫,如此说来,“跳火盆”也是一种古老的避邪和驱疫巫术。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摆过年饭,饭上压有红桔、红蛋、年糕,硬币等,并插有“春花“(或称“春枝”),象征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添丁进财。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祗和灶君,俗称“拜岁”,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守岁迎春,是夜灯火长明,俗谓守岁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80年代以来,由于电视机的普及,守岁多是合家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扣人心弦的午夜钟声中,迎来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人普遍的习俗,如果说较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当为白头春联和丁忧春联。白头春联是指对联顶端留有二三寸长的白纸额头,此俗莆田和泉州都有,其缘起据莆田籍学者解释,与清初福建人民的抗清斗争有关。其时闽人因抗清和不肯剃发,被杀甚多,办丧事者家家贴白联,清朝地方官府为粉饰太平,下令各户人家都要贴红纸春联,并以违者杀头相威胁。人们迫不得已遵命贴上红联,但却巧妙地在顶端留出一小段原有白联的纸头,以示抗议,后沿承成俗。

  丁忧春联是新丧人家于丁忧期间不得贴红纸春联,在守孝的第一年春节须贴绿纸春联,第二年春节为粉红纸春联,联语皆为哀感句子。第三年春节可贴红纸春联,但联语内容仍须与守孝有关。丁忧期满后,方可用普通春联。

  泉州为福建省回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泉州回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样,也过除夕以及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秋、冬至等汉族传统节日。此外,尚有属于本民族的三大节日: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这三大节日来自伊斯兰教,后来不信奉宗教的回民,同样过节。圣纪节在回历三月十二日,是伊斯兰教至圣穆罕默德的诞辰纪念日。据传穆圣逝世的日子,乃回历十一年(632年)三月十二日(有曰十三日),故亦称“圣忌”。此节的庆祝纪念仪式,主要在清真寺里进行,阿訇要预先备办清炖牛肉和羊肉,以及用面粉等原料油炸而成的“油香”,招待到清真寺参加纪念活动的回民。

  开斋节在回历十月一日 ,成年的穆斯林自回历九月一日便开始斋戒,称人斋(亦称封斋,把斋),斋戒时间为一个月,故称“斋月”。斋月开始,泉州清真寺张灯结彩,大殿香烟缭绕,一派节日景象。斋戒者竟日枵腹,惟晨昏见星而食。斋月的第二十七夜称“盖德尔夜”,是“真主”颁降《古兰经》之夜,家家厅堂及清真寺礼拜殿烛光辉煌,象征《古兰经》灿烂光辉,可驱邪消灾、迎祥纳福。当晚全家团聚并宴请汉族朋友,而后穆斯林们又汇集清真寺,共庆佳节,至更深夜静始尽欢而散,其盛况有如汉族除夕。到了回历十月一日开斋节的早晨,各家户主换上节日盛装,在阿訇带领下同往诸家拜斋,互道“色兰”(问安祝贺)后,客人须应主人之请,随意品赏一下茶点,以示对主人的亲热与尊重,称为“口到”,其活动有如汉族过春节。

  古尔邦节在回历十二月十一日,亦称忠孝节、牺牲节、宰牲节、献祭节,也有人称为小开斋节(小节)。泉州穆斯林在这天虽然也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但节庆气氛略亚于开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