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闽南民系 > 传统戏剧与曲艺

传承、发展与完善——泉州南音在新加坡

发布日期:[2008-04-15] 阅读人:1637  字号:      

传承、发展与完善----泉州南音在新加坡

吴远鹏

(一)

  泉州南音,又称弦管、南管、南曲、南乐、御乐、郎君乐等,是发源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古老音乐。泉州南音的根源可上溯至唐代,它集萃唐以来中原雅乐之遗韵,后来又吸取昆腔、弋阳腔、青阳腔、潮调、佛曲、道情等精华,形成格调韵味自成一格的音乐体系,它和西安鼓乐、山西五台山音乐、北京智化寺音乐等被认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最古老的传统音乐。泉州南音还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有着历史长河中多种典型因素的积淀,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泉州南音有着自成体系的工乂谱,有别于全国通行的工尺谱,其五个基本音及其变化音,蕴含了历史悠久的古代乐学理论。泉州南音有着独特的润腔方式,演唱必须以泉州腔方言(历史上泉州腔为闽南话的代表)为准,唱词中含有大量的泉州方言和泉州梨园戏唱词。传统的南音清唱形式是“四管全”,演唱者自执拍板坐于内中,右为琵琶、三弦,弹奏骨干音(即工乂谱),左为洞箫、二弦,润腔演奏,并同唱腔相和协,演奏形式十分独特。泉州南音还具有独特的乐器及演奏方法,南琵,横抱(《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所载为斜抱),有别于北方琵琶(竖抱),南琵是保持唐代形制的曲项琵琶,弹奏时低音淳厚沉抑、中音明快柔和、高音坚实清脆、紧张尖锐;洞箫,古称“尺八”,十“目”九“节”,音孔前五后一,音色典雅浑厚、柔和优美,泉州洞箫与现今日本专门收集民间乐器的博物馆正仓院保存的唐制“尺八”形制一样,日本尺八是南北朝末年至唐朝初年由中国传过去的,1984年由导演大岭俊、“尺八”演奏家木村智一带领的“寻访尺八的源流”日本代表团曾经到泉州寻根;二弦形制与古代乐器奚琴相同,音色柔和甜美,三弦中、低音浑厚坚实、高音响亮;拍板,由五块荔木片串成,演唱者双手执拍板,于乐曲强拍处撩拍。

  泉州南音以洞箫、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的坐奏称“顶四管”,以南嗳(唢呐)、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的坐奏和响盏、小叫、木鱼、双铃、四宝及扁鼓等乐器的立奏合称“下四管”。

  泉州南音的曲谱由《指》、《谱》、《曲》三部分组成。《指》系有词的套曲,南音各种旋律大都可以在这些套曲中找到,《指》共有48套,形成于不同时期;《谱》是纯器乐曲,音域宽广,技巧性较强,以《四时景》、《梅花操》、《走马》(《八骏马》)、《百鸟归巢》最为著名,称“四大名谱”,《谱》现有16套,以前还有一套《大阳关》现已失传;《曲》即是有词之散曲,共有2000多首,专门于演唱中使用,许多散曲的唱词和梨园戏曲目相同。泉州南音借用了不少唐大曲和其他乐曲的曲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后庭花》、《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等,曲牌《长相思》、《鹧鸪天》、《醉蓬莱》等更与宋词的曲牌相同。

  长期以来,泉州南音的传承均为设馆授徒、师承传授,以前南音馆社还有“祭郎君”、“祀先贤”等重要而独特的民俗活动。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旋律缠绵深沉,格调清丽高雅,曲词古朴曼妙,曲风委婉清脆,节奏具有清、雅、淡、慢等特点,“具有广泛流传的传统文化及表现形式”,“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看,具有突出价值”,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东方音乐奇葩”。

(二)

  海外华侨移民的历史和华侨华人人口的发展,最真确地反映了泉州南音在侨居地流传、根植的基础。

  新加坡,古称龙牙门、淡马锡、石叻,宋代以前就已经有华侨的足迹,在丹绒巴葛曾发现31位南安人合葬的古墓。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新加坡开埠后,不少华侨陆续移居于此,1824年(道光四年),英国殖民者将新加坡辟为“自由港”,两年之后,在此定居的泉州人已达千人以上。1881年(光绪七年),新加坡华侨总数达8.7万人,其中闽南籍和海峡侨生(绝大部分为泉、漳人)占总数的39.8%,1891年(光绪十七年),新加坡总人口18.5万人,其中华侨为12.9万人,闽南人和海峡侨生占48.1%。

  新加坡最早的南音组织是“横云阁”,创立于19世纪末,曾盛极一时。

  早期到达新加坡的泉州华侨,在工作尚无着落之时,大多租住在“估俚间”(单身工宿舍),数十人合住一间,每人一条毯子,一个箱头,存放衣物,每月出五毛或一块钱作费用,当时新加坡由泉州、晋江华侨设立的“估俚间”达六十多间,分布在小埠如旧峇厘、新街内、牛廓巷、火城、大埠如漆街、衣箱街(北京街)、直落亚逸街、丝丝街、八间仔、十一间等地。数十年后,华侨工友都已成家立业,不再寄宿共同宿舍,一些“估俚间”成为老工友聚会的场所,有的则发展成南音爱好者聚集弹唱的地方、成为社团组织的会所,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泉声音乐社。1939年新加坡成立南音组织——云庐音乐社,该社在抗战筹款活动中,经常在街头演唱南音,吸引许多民众观看,筹得较多款项,引起日本人嫉恨,向英国殖民当局施压,因被殖民地政府召回准许证而解散。1941年原云庐乐友重新组织成立了湘灵音乐社,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瑰宝——泉州南音和泉州梨园戏——为宗旨,现拥有100多名会员和30多名学员。社内有新加坡著名书法家潘受撰书的藏头楹联:“湘竹播清声于万里;灵椿共吾社而千秋。”“湘瑟以高山流水为曲;灵均极香草美人之思。”1977年,泉州东海人(今属丰泽区)丁马成先生出任社长,在保留泉州南音传统特色的同时,注意吸收现代音乐表现形式,进行南音的改革和创新尝试,1977年,成功主办首次亚细安(东南亚)南乐大会奏,1983年组团参加英国第37届兰格冷世界民族音乐及歌乐比赛,丁夫人王月华以一首丁马成先生填词的新南音《感怀》荣获民族独唱级第三名,器乐合奏《走马》(《八骏马》)获民族乐演奏第四名,为泉州南音在国际乐坛争得一席之位,湘灵音乐社还经常在新加坡电台中播唱南音。1992年丁马成先生不幸去世后,其哲嗣丁宏海先生继承其未竟事业,继续为保护、继承和弘扬泉州南音艺术不懈努力。1993年,新加坡一群志同道合的南音爱好者,以保存和继承传统南音艺术为宗旨,成立了颇具影响力的新加坡传统南乐社,该社成立10年来,努力弘扬南音这一典雅优美的中华文化艺术瑰宝,除应邀参加狮城各项南音演唱活动之外,多次出席泉州及其他海内外各地主办的南音大会唱,同时还组团到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访问,与各地前辈弦友交流学习,增进友谊,提高技艺。

  新加坡较具影响的南音组织还有:张氏总会(1939年成立)康乐股,为新加坡五大南音社团之一,新加坡浯江公会音乐组(1957年成立),新加坡晋江会馆南音组,新加坡惠安公会(1923年成立)华乐组,新加坡青年促进社南音组,新加坡安溪会馆南音组(1955年成立),新加坡同德书报社(1911年成立)也于近年开设华乐琵琶班。

(三)

  为了能将南音艺术更好地传承下来,海外南音社团纷纷礼聘家乡泉州的著名南音艺师到侨居地设馆授徒、传授技艺。

  在南洋的南音社团传承泉州南音并非仅仅是传唱南音,他们还十分注重南音曲簿的收集、整理和出版,注重对南音艺术的历史考证、南音的曲韵、旋律、唱词、发音、咬字、乐器等方面进行深入理论研究,为传承、发展、完善泉州南音作出不懈的努力。

  在泉州南音研究方面,在新加坡,《实叻周报》曾经出版《发扬“南音”》特辑,刊载彭松涛先生论述泉州南音的长篇文章,湘灵音乐社先后出版了《丁马成作品评论集》和《南音字韵》等南音研究著作,2000年还在新加坡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南音大会唱与学术研讨会,深入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在海外的南音社团声气相投、相互支持、密切联系。

  1977年,在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丁马成先生的倡导下,在狮城举办了首届“亚细安(东南亚)南乐大会奏”,广邀东南亚各地(星、马、菲、印)南音弦友会聚新加坡表演,开创了泉州南音多国同台会唱的先例,大会奏期间还成立了“东南亚南乐联谊筹备会”,菲律宾膺主席,新加坡为秘书,马来西亚任财政;后来正式成立“东南亚南乐联谊会”。2000年9月,新加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南音大会唱。

  泉州南音长期以来均是师承传授,曲簿多为手抄本,非但流传不广,且手抄容易错漏。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的社长丁马成先生一生创作了南音新曲300多首,整理出版了《南音精华大全》三卷,还出版了《南音新曲——丁马成作品选集》。这些南音曲集不但在侨居地广为流播,同时还回传南音的发祥地——泉州,为继承和保留南音这一传统艺术发挥了巨大作用,深受泉州南音界的赞誉。

  1992年新加坡的丁马成先生不幸辞世,他的哲嗣丁宏海先生继承了他的南音事业,出任湘灵音乐社社长,1999年与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合作,支持吴世忠、李文胜先生将南音工乂谱输入电脑并译为五线谱的创新工作,出版了《南音名曲选》,收录南音传统曲目《指》5套、《谱》5套、《曲》43首,丁马成创作南音新曲10首,钢琴伴奏谱10首等。

(四)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实行开放改革国策,泉州南音劫后重生,海外南音界也和泉州恢复了密切往来。1981年元宵佳节,泉州市举行南音大会唱,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等南洋地区南音代表团前来参加。之后,在1982、1984、1988、1996、2000年举办的多届国际南音大会唱,南洋各国的弦友都组团参加,在1984年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南音大会唱期间,来自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的南音代表团还和香港、泉州等地南音界举行学术讨论会,并发起成立中国南音研究会筹备委员会(最后正式定名为“中国南音学会”)。2002年举行第七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暨中国古乐大会唱,到会的东南亚南音社团有: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马来西亚晋江社团联合会、菲律宾长和郎君社总社、菲律宾金兰郎君社、菲律宾国风郎君社、菲律宾南乐崇德社、新加坡传统南音社、新加坡湘灵音乐社,他们与来自香港、澳门、台湾、日本以及大陆陕西西安古乐团、山西五台山佛乐团、河南大调曲子团和泉州、厦门、漳州、三明等地南音团同台献艺。

  东南亚南音社团还曾于1989年集中访泉参加海内外弦友大联欢及南音学术交流研讨会,海内外弦友400多人欢聚一堂、整弦游街、锦棚演唱、拜馆互访,洋溢着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和乡音乡情,同时进行南音艺术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20世纪80年代开始,泉州南音界再次走出国门,应邀到南洋一带传授技艺及开展交流联谊活动。泉州南音乐团的马香缎多次赴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演出及教授技艺,其演唱、演奏技艺深受海外弦友赞誉。1995、1996年,泉州南音乐团李白燕先后应邀到菲律宾、新加坡演出,泉州南音界还多次组团或参加全省组团到南洋地区参加南音社团庆典等活动,新加坡国际南音大会唱与南音学术研讨会等等。

(五)

  现在要考证出泉州南音是什么时候传播到南洋的已经很难了,可以肯定的是,南音必是随着早期华侨的足迹而踏上南洋群岛的。

  早期华侨因生计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浪迹海外时,虽然一身之外无长物,但一些南音爱好者往往将日夜相伴的洞箫、琵琶等南音乐器随身携带,回国返乡之日遥遥无期,这些心爱之物可以在闲暇之时吹拉弹唱,聊慰去国怀乡、思亲恋旧之情。

  慢慢地,南音这一优美、熟悉的家乡曲调不断地将爱好者集中起来,一些虽然不会弹、唱的华侨也在乡音的感召之下聚集过来,形成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南音社团,他们通过闲暇之时或节庆聚会吟唱南音,抒发着对家乡、对亲人梦魂萦绕之情,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励艰苦创业、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曲曲乡音,就好像是慈母对游子的呼唤,一些老华侨十分喜爱听《远望乡里》这一曲目,每每听到“远望乡里,举眼何处是;见许层峦叠嶂,层峦叠耸,盼我家山,隔在许白云边;心想,我寻思,魂魄驱驰……”,禁不住老泪纵横。

  南音社团的存在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泉州南音在海外的传承和流播,在社团组织推动下,南音吟唱有了固定的阵地,南音活动越来越活跃,南音成为许多海外华侨华人文化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通过南音活动,增强了海外华人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南音社团不仅是南音爱好者的组织,同时也是关怀同胞、扶贫济困的力量集结。

  海外南音活动,还增进了华侨华人与侨居地人民之间的沟通和友谊,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居住国文化的交流、对话与融合。泉州南音不但在海外华人社会中扎下根来,还扩展到当地社区中,并与原住民的音乐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新加坡湘灵音乐社在1998年与新加坡乐团、泉州南音代表团合作演奏“汉唐古乐赋新声”南音音乐会参加新加坡国际艺术节,2000年举办了南音界史无前例的“钢琴伴唱南音音乐会”,2001年7月联合义安中学、圣公会中学、圣尼格拉女校共同举办“校际南音音乐会——雏燕初啼”,2002年1月,在圣尼格拉女校支持协助之下开展校园南音教育,促进泉州南音艺术与当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