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罗隐换骨 普查地点 鲤城区临江街道
讲述者 董宗雄 录入者 黄梅香 项目类别 民间文学
项目内容

 罗隐是元朝未一个天生的奇人,凡是从他口中说出的言语,到后来没有一件不灵验异常的。所以闽南一带的地方,对于罗隐忏语的传说,多至不可计数。兹篇所述,乃罗隐降生换骨之一段故事。

当元未干戈扰乱之秋,此天生奇人的罗隐,乃应运而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中。在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染着急症而死,只剩下他们母子二人。可是他的母亲,并不是贤淑勤俭的女子,所以他才长到十岁,就受雇于王员外家中为牧童。

每当晨光稀微,草木含露的时候,他就牵着那只赤牛,跑到山顶,把牛钉在地上,便和那些牧童作兵操的游戏。因为他的学识,在一群牧童的中间,是顶高明的。又因他口中说出的话,无论何种事物,都很灵验,众牧童尽皆听从。所以他赋有指挥的能力,而大家也很听从他的命令。

有一天,惠风和畅,天气清和,他就召集全体牧童,在一个平坦向阳的草埔,开一个会操比武的大会。虽然这一群完全是些小孩,但是他平日训练有方,倒也秩序整然,这一天,真是他们一个最大的盛典啊!

在那时的罗隐,因为自己是个主帅,对于部下能够有这种良好的成绩,真是万分的欢喜。好像自己以脱离牧童生活,而为领兵的元帅一般,便顾不得利害,就喊着大家,把他饲养的那只老牛所生的小牛,宰杀烹煮,以犒赏三军。大家七手八脚的宰杀烹煮,然后狼吞虎食,把一只小牛,弄的只剩下一个头及一条尾巴,大家填饱了饿腹后,他才想到没有小牛,是回家不得的,幸他还有那个言出必应的仙嘴和超人的智慧,便想出一条计策,把食剩的牛头和尾巴,安置在附近的小池边,布置的好像沉没水中,而只能看见首尾两部分的一样。之后便对池中小牛头说:“设使我们员外,若在此谈起汝沉没的事情,汝须大呼三声!然后沉死!”他把言语嘱咐了后,就牵着老牛回去。

“为什么小牛没有牵回呢?”此时员外正在庭外,一见着罗隐,就这样地问。“因为在牵它回来的时候,行到鱼池的旁边,它就失足跌下池中,小人因为没有气力,所以牵不起来。”

员外一听小牛沉池,也就顾不得晚饭,急忙招着二个细工,一口气地跑到池边。果然恍恍惚惚在水中还可看着小牛的头尾。此时员外刚要叫细工下水去救,忽听那只有首尾而无躯干的小牛,竟哞!哞!哞!地呼叫了三声,便沉没于水中。回家以后,员外因受了这种意外的损失,心中万分的痛恨,当晚就把罗隐辞退。

可怜小小年纪的罗隐,此时已饱尝人间的痛苦了,他被员外辞退了后,回家又遭到他母亲的痛骂和鞭挞,生活压迫,衣食无着,罗隐不得已跑到成仁寺中,去当一个扫地的小沙弥。

那天早上,和尚还未起身的时候,他就拿着扫帚、畚斗,想要去打扫大殿,可是脚一步入殿中,只看东也一尊观音,西也一尊罗汉。这些土木的佛像,镇在四处,要怎么打扫呢?他想了不出着手的打扫方法,到后来真是想得火发,就物指着佛像叱说:“你们镇住四方,要叫我如何打扫,还不快快地出去。”

说也奇怪,那些大小神像,一听着罗隐的话,竟一尊一尊地跑出大殿,站在于井。他慢慢地打扫了后,就叱着他们归位,那些土木偶像竟会各认各的位置,坐的坐,站的站,与未打扫前一样在大殿上排列整齐。

这天的下午,他就偷偷地走回家中,把早上打扫叱佛的情形,一五一十的说给他母亲听。“真有这种事么?”母亲听了很狐疑地问,“那里有说谎,不信明早汝可去看看!”“唔!汝的话连神像也听从,自然是天生的圣人。既然如此,从明天起,我就要在厝前栽竹,厝后种松。”“种松栽竹要干么用呢?”“小孩子,你不知道那些事,设使汝他日出头做官,竹板可打屁股,松柴可做刑具!那不是很要紧的东西么?”这夜里,他母亲喜的睡不入眠,好像自己在做太夫人一般。

刚才他们母子所说的话,已经一句一句的给天上的巡游神听见了。他看这个妇人,这样的狠毒,不敢怠慢地飞入天宫,向玉皇报告一切,那玉皇大帝知道这个妇人,是个凶恶之神降生的,倘使日后,罗隐果能出头,则天下生灵,将完全丧死于这凶残妇人之手,急忙发下圣旨,令吕洞宾下凡,把罗隐的骨格变换,罚他为一世的乞丐。

且说吕洞宾奉了玉旨,急忙驾云飞到成仁寺,时已将近黄昏,只看罗隐,赤着身,睡在殿外的椅上。洞宾急忙展起仙法,把罗隐的身躯骨格变换,刚要改换头面,不想厨房的和尚正在呼着罗隐的名字,睡梦中的罗隐一听着他的名字,翻起身就跑到内面。

洞宾因为罗隐已经清醒,无法可以改换头面,只得回天复旨。从此以后,罗隐因为全身已是乞丐的骨格,不久竞四处漂流求乞,可是从他口中所说的话无不灵验异常(因为他的奇口,没有给吕洞宾换去的关系),所以罗隐的签语,在闽南各地,都有不少的灵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