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规文件

石狮市蚶江镇文化生态保护专项规划

发布日期:[2016-06-03] 阅读人:1637  字号:      
石狮市蚶江镇 文化生态保护专项规划 第一部分 总 则 一、规划背景 20世纪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生态的保护成了世界性的共识和行动。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效。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静态的、单项的保护进入活态的、整体性保护的新阶段。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于2007年6月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纳入“建设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的战略部署,文化部于2013年同意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并给予经费支持和业务指导。 《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中指出,要加大力度保护闽南文化,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促进两岸文化交流。201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推进保护区建设的深入开展。 泉州市政府高度重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将之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制定《〈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率先把泉州市21个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建设纳入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根据《〈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本规划课题组在已有的基础资料汇编的基础上,对规划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查,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活动;查阅史籍方志、实地踏勘范围内各类文物古迹,调研历史变迁史迹,综合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二、规划范围 石狮市蚶江镇所属的行政区域,规划面积约38.4km2。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年至2030年。基于当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立足当前,注重中期,着眼长远,将实施阶段分为近期、中期、远期。 近期为2016年—2020年 中期为2021年—2025年 远期为2026年—2030年 四、规划依据 本规划根据以下相关的主要文件编制: 1.《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 2.《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 3.《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09) 4.《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2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 6.《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7.《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 8.《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 9.《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2012) 10.《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14) 11.《〈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2014) 五、规划性质 本规划属于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保护的核心对象是石狮市蚶江镇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 本规划主要阐述规划期内石狮市蚶江镇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建设的指导方针、建设目标、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保护方法、保护措施和保障措施,是政府引导和推进本区域建设、制定相关政策和安排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纳入石狮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六、规划理念 文化生态是文化遗产与自然地理、生产生活、经济方式、社会组织、价值观念、教育、法律、政治等环境要素构成相互作用的系统。 文化生态保护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自然生态保护既要保护区域内的核心物种,还要保护物种的生态环境。文化生态保护与自然生态保护一样,既要对“核心物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也要优化其生存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其内涵如下: 1.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核心文化物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是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对象。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离不开物质文化、自然环境。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保护。 2.优化文化遗产保存、生存、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从保护意识、宣传教育、政策法规、经费资助、支持传承传播等方面采取保护措施,对文化遗产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 3.文化生态保护区要与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结合起来进行保护建设,构建一个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 蚶江历史沿革与文化生态 一、蚶江地理与历史文化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蚶江镇位于福建省泉州石狮市东北沿海突出部,西南与宝盖镇毗连,东与祥芝镇接壤,南邻永宁镇,镇政府驻蚶江村。总面积38.4平方公里,丘陵地貌,海岸线17公里。蚶江系泉州湾南的要隘,扼泉州湾的门户,以古代沿江滩涂产蚶而得名,雅称锦江。 蚶江镇属于石狮市。蚶江镇人民政府驻蚶江,辖蚶江、锦里、大厦、石农、石渔、莲东、莲中、莲西、青莲、洪窟、锦亭、水头、莲塘、溪前、厝仔、石壁、锦江、东垵、古山等19个行政村、2个农场,共25个自然村。 (二)历史沿革 石狮历史悠久。文物考古证明,在7000年前石狮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在这里繁衍生息、陆耕海渔。汉代以后,有北方汉人 不断入迁。西晋末年,仕族衣冠南渡入闽,定居石狮境内晋江流域的滨海平原。隋代,蚶江、永宁、石狮、祥芝等地,均有中原移民南迁定居。 自唐朝以来,石狮是南安县、晋江县境地。 唐武德元年(618),石狮境内行政区域属建州南安县。开元六年(718),析南安东南地置晋江县,石狮境域属泉州晋江县。 宋代,石狮属晋江县。蚶江属安仁乡江阴里;石湖属安仁乡永宁里。元代,蚶江列二十三都,石湖列二十二都,明代沿元建制。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蚶江列二十三都,统4图19乡;石湖列二十二都,统1图1乡。乾隆年间,蚶江设通判厅。 民国23年(1934),蚶江建镇。新中国成立后,蚶江成立江乡、人民公社,1985年8月,蚶江乡改为蚶江镇。石狮建市后,蚶江镇属石狮市。 蚶江在唐宋元期间已开始海上渔业和贸易活动。唐开元八年(720)航海家林銮在石湖兴建“渡头”,石狮海上交通运输已较发达,东北亚、东南亚的外国商人开始经常到石狮进行贸易活动。海外贸易促进石狮造船、丝麻、航海及与外贸有关行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传播,也促进石狮文化的发展。 宋代兴建前垵澳古渡头、后安澳古渡头和作为引航标志的宋代关锁塔和六胜塔,对海上交通贸易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玉澜桥是蚶江、石狮通往州府泉州的海上长桥,沟通经济交流也极为重要。随着对外交通贸易的发展,石狮人已开始定居海外。日本、朝鲜半岛、琉球、吕宋、印尼的苏门答腊、爪哇及湄公河流域均有石狮人的聚居地。 元代,石湖、蚶江、梅林、祥芝等港口,出现“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的繁荣景象。对外通商贸易往来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狮人出国经商、定居国外者也增加。 明代,石狮商业活动有了较大的发展。贸易市场从宽仁凤里庵一带向四周拓展。形成九街五围十一巷。蚶江、龟湖等地也建有街道,形成贸易市场。明永乐年间(1403—1424),郑和率大明舟师下西洋,曾停靠泉州刺桐港,石狮渔民、船工及商人,或随郑和往西洋,或沿其航线往西洋经商,华侨出国形成高潮。明末,倭寇入侵,社会动荡。石狮沿海一带首当其冲。永宁卫因遭倭寇侵袭,卫城被攻陷,20万人丁几被杀绝。天灾人祸,石狮灾民又纷纷徙流东南亚国家。明末清初,石狮人又随郑成功、施琅移民台湾。 清政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开放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通商,嘉庆十一年(1806)在蚶江设立泉州府蚶江海防官署,下设“海关”、“营盘”、“厘金(税务)”,统管一府五县(泉州府、晋江县、南安县、惠安县、同安县、安溪县)的对台贸易。“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利之所在,群趋若鹜。”。鹿港也因对渡而繁荣,道光、年间达到高峰,“鹿港大街……泉厦郊商居多,舟车辐辏,百货充盈,台自郡城而外,各处货市当以鹿港为最……”。 清后期,蚶江、鹿港的经济因对渡发展到了高峰。蚶江重修七星桥碑(光绪辛巳年1881年立)刻录捐款修桥共有蚶江、鹿港、安海、晋江等商家郊行121家。重修龙王庙记碑(同治元年1862年立)记载捐资的台湾鹿港、笨港行郊11家,深沪、龙湖、东石商号、船号百余家。龙山寺重兴碑(光绪五年,1879年)立,捐资郊商行号遍及台湾、福州、漳州、厦门、泉州等地达52家。 蚶江与鹿港不仅地缘近、商缘广,而且血缘亲、文缘深。据两岸民间族谱记载,蚶江李姓入台传衍至10代,清末返故里修宗谱时又新编11~30世讳行。两岸也进行通婚,如蚶江林秩礁有“女愁娘,适鹿港……。”蚶江石壁、莲埭及永宁村林氏族谱中记载清代娶台湾女的族人有62人。台湾与石狮地名相同者如“洪厝”、“湖厝”、“莲塘”、“小洋坑”、“前埔”等。 两岸信俗相同。鹿港城隍系永宁城隍“分灵”,后又分支于台中、彰化、台南各地。台湾奉祀永宁城隍的庙宇达100多座。台南忠泽堂的城隍系石狮城隍“分身”,再分灵到台北、台中、彰化等地祭祀。蚶江妈祖宫的天妃娘娘,龙显宫的保生大帝,五王爷宫的五王爷,忠仁庙的关帝爷,祥芝斗美王爷宫的三王爷,永宁外高英济庙的关帝爷等神灵于清代先后到达台湾,由徙居台湾的石狮移民建庙奉祀。 悠久的海上商贸文化、移民文化、华侨文化以及开放拼搏的海洋文化精神,促进了石狮经济的迅猛发展。石狮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休闲西裤作为主导产业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蚶江西裤业完成了产业培育并迅速发为蚶江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6.5亿元,财政收入3.87亿元。先后获得“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和福建省“十好文明集镇”、“科技示范镇”、“明星镇”、“卫生镇”、“西裤名镇”等荣誉称号。 蚶江镇是海洋文化的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是闽南著名的侨乡,与台湾具有不可分割的“五缘”关系。蚶江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灯谜艺术之乡”、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北狮王之乡”。“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是国台办的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文化部的重点支持项目,也被中央文明办列入“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是闽台两岸血浓于水的活态见证。 二、蚶江文化生态评估 (一)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 蚶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密集,保护传承较好。有六胜塔的传说、再借亭的传说、金再兴号神船的传说、渔业谚语59条等民间文学,有唢呐演奏、南音、什音等传统音乐,有公背婆、火鼎公火鼎婆、采莲、拍胸舞等传统舞蹈,有高甲戏、布袋戏的传统戏剧,有闽南讲古等曲艺,有弄狮、矮子摔跤等传统杂技,有海上捉鸭、攻炮城等传统体育、游艺,有木帆船模型的制作、竹编、蚵壳墙建造等传统技艺,有祭祖、修谱、“合谱”等民俗,还有天公、保生大帝、五王爷、王爷船巡海、关帝爷等民间信俗,特别是闽台端午对渡习俗,在海峡两岸影响甚大。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公背婆、竹编、布袋戏等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二)蚶江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 蚶江镇文物、历史建筑、遗址类型丰富,保留较为完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唐代的林銮渡、宋元的六胜塔,宋市级文物保护代的后垵澳古码头、石湖水尾塔等,是研究海上交通史的重要资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和莲西重修七星桥碑,是两岸对渡的历史见证。晋发郊行旧址系当时对台、对南洋出洋时的行号,作为旅馆等使用,泉胜郊行旧址是泉台对渡时著名的郊商时“泉胜号”旧址,体现当时海上商贸的发达。保留了13座较为完整的古民居,以及锦里吴氏宗祠、欧阳氏家庙、纪氏宗祠、林氏宗祠等,是群众祭祖的物质载体,体现闽南建筑的特色。象峰寺、真武行宫、龙显宫、忠仁庙、五王爷庙等,是信俗活动场所,也是涉台历史建筑。有些古民居因年代久远、资金缺乏无法得到修缮。 (三)蚶江文化生态评估 蚶江历史悠久,人文兴盛,文化遗产密集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序、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良好,地域特色鲜明,价值特征突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共同见证了唐宋以来的海洋文化历史,体现海洋文化开放拼搏精神。 石狮市和蚶江镇两级政府重视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各媒体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业界以及海外华侨热心本土文化建设,教育部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各中小学继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范围。社会各界的主动参与,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人文环境。 该重点区域的整体性保护是闽南文化生态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部分 保护范围与保护对象、内容 一、保护范围 蚶江镇重点区域保护范围为蚶江镇行政区,现辖19个行政村、2个农场,共25个自然村。陆地总面积3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万多人(其中回族人口4千多人),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胞3万多人,外来人口4万多人。 二、保护对象、内容 文化生态保护不是静止的保护,而是在保护过程中,根据文化发展规律对保护对象采取动态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要保护好已经认定、今后陆续认定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要保护好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对象。蚶江镇重点保护其范围内的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蚶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表一所示,计58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绵延不绝的核心,加强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 传承人保护对象可根据传承的发展状况扩大。蚶江镇19名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如表二所示。 (三)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是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重要空间场所和载体。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保护涉及文物、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乡)、名村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要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当地政府协调统筹有关部门进行整体性保护。 蚶江镇48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如表三所示。 第四部分 保护思路、工作原则与主要任务 一、保护思路 建立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同保护机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为核心内容;名人乡贤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古民居、宫庙等传统建筑保护相结合,实施祭祖和信俗文化空间整体性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营造有利于文化遗产保存、生存、发展的各种环境,使闽南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构建起人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系统。 具体保护方法、思路如下: (一)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四级名录体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这种静态的保护要与传播活动、传承活动、学校教育活动、社会宣传教育活动等相结合,特别是要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进行动态保护。动态保护思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的特质和文化传承发展的规律。 (二)重点保护与全面保护相结合。重点抢救一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重点保护一批传播范围广、价值特征突出的重大的代表性项目,同时要全面保护各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存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要进行必要的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之间的关联性保护。要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整体性保护。 (四)在保护范围内,以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在地,结合与之相关的活动场所如宫庙、祠堂、戏台等建筑物为核心,确定若干文化空间保护核心区,实施文化空间整体性保护。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使重点区域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自然生态共生并存的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相结合。闽南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祖地文化优势,建设两岸民间信俗、民间祭祖、民间艺术等全方位的文化交流的前沿基地,使闽南地区成为两岸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六)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在有效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与营造有利其生存、发展的环境相结合。正如物种的消亡是因为环境的变化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受到威胁也是因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生态学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原理,既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营造各种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和经济发展;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保护文化遗产,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结合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营造有利于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环境,维护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 (三)坚持活态传承原则。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和传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传承发展。 (四)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原则。保护闽南文化遗产内涵和形式的真实性、完整性;防止对文化遗产的歪曲、贬损或滥用。 (五)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生产性保护工作;当利用有损于文化遗产保护时,要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优先原则。 (六)坚持开放交流原则。尊重其他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交流;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世界华侨华人交流合作,共同保护、传承、发展闽南文化。 (七)坚持统筹兼顾原则。保护区建设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点面结合、讲求突破。 (八)坚持共同保护原则。发挥政府政策支撑、法律保障、经费支持的主导作用,发挥人民群众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主体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合力,共同保护好文化遗产。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有效保护好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重要资源,以及今后新增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力争新增灯谜(联合申报扩展项目)、闽南祭祖(联合申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狮、石狮歌谣、什音、公背婆等项目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健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机制。有效保护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传承有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机制,新增20名省、市级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建立一套共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与应用系统。建立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构建集工作推动、宣传教育和检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四)加强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修复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综合展示馆1处、传习所(中心)16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50处。 (五)对生产技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和文化内涵。建设生产性保护示范点(基地)10处。 (六)开展学校教育传承活动,建设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0处。 (七)搞好祭祖、闽台端午对渡、灯谜、南音等对台对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不断挖掘、培养新项目,广泛开展与台湾、港澳地区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扩大闽南文化的影响力。 (八)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常态教育、展示和文化遗产日、节假日的主题展示宣传活动;编纂出版《蚶江历史文化》《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系列丛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相关成果。 第五部分 保护措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应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不断挖掘、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线索,为项目认定、列入名录做好基础性工作;二是对规划立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跟踪调查,掌握存活状态,为分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一)石狮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的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蚶江镇政府积极支持、配合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二)做好蚶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状况及存在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物资料汇交石狮市文化主管部门,进行整理分类,妥善保存。对已普查的202项调查项目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分类、编目,建立档案,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编纂出版《石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蚶江镇卷》。 (三)对规划立项保护的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档,开展定期跟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其传承、传播,以及保护措施、基础设施等情况,对其存活状况做分析,以便采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保护策略。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调查成果数字化,纳入蚶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对象。石狮市和蚶江镇两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规划立项的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序申报各级保护名录。 (一)重点抢救保护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石狮市文化主管部门是保护蚶江镇10项濒危项目的责任主体。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并给予必要的技术、资金支持。 2.对10项濒危项目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性保护措施。抢救性保护措施包括多媒体全息记录、收集实物、保护活动场所,认定、建档等。 3.采取因地制宜、因类制宜的培育保护措施。对传统表演艺术项目,要挖掘、整理传统剧(节)目,及时抢救老艺人绝技及其代表性剧(节)目;对传统技艺类要重点保护该项目整个工艺制作流程;对濒危项目要采取文字记录、录音录像、资金扶助、培养传承人等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对已经消亡的项目,要进行记录研究。 4.对生产技艺性濒危项目,在保持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和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的前提下,支持传承人开展生产实践活动,并为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创造条件,促进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蚶江镇主要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表四所示。 (二)完善四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 1.有效保护好14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选择44项重要资源列为规划保护项目(见表一《蚶江镇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 2.在对代表性项目和重要遗产资源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期分批有序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力争新增灯谜(联合申报扩展项目)、闽南祭祖(联合申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狮、石狮歌谣、什音、公背婆等项目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建立保护单位工作报告制度 各保护单位每年于年中、年终两次向石狮市文化主管部门报告项目保护情况,文化主管部门每年年终向泉州市文化主管部门书面报告辖区内项目保护情况。 文化主管部门应及时评估各保护单位履职情况,并采取对应措施,提高其保护水平。主要评估内容包括: 1.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项目保护规划; 2.经费的保障和合理使用; 3.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提供支持; 4.搜集整理保存相关实物、资料; 5.积极开展项目展示活动; 6.建立传习展示设施; 7.向上级文化主管部门报告项目保护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四)设立保护专项经费 石狮市政府要设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专项经费包括保护项目补助经费和组织管理经费。专项经费要与中央财政、省财政专项经费配套;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给予经费资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程 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绵延不绝的核心,加强传承人的保护、建立传习中心(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 (一)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评选、申报制度 蚶江镇政府应积极配合石狮市文化主管部门及有关保护单位,依法、公开、公平、公正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申报工作。新增申报灯谜、南音、北狮、石狮歌谣、什音、公背婆等项目的20名市级传承人。 (二)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个人档案   石狮市文化主管部门、有关保护单位要收集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品、实物,继续充实、完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个人档案。 (三)开展传承人定期培训活动 每年举行2次传承人培训活动,研究、商讨、解决传承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明确传承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即培养后继人才,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展示、宣传;在文化遗产日评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四)设立传承人补助经费 石狮市政府根据需要采取措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中划出传承人及传习活动补助费,补助经费要与中央财政、省财政经费配套。补助经费用于资助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和传统节庆表演及整理、出版有关技艺资料等活动;采取助学、奖学或者职业培训等方式,资助代表性传承人的学徒学习技艺。 (五)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石狮市文化主管部门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建立传习所。鼓励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蚶江镇建设1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如表五所示。 (六)制定传习计划 对已经开展传承工作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石狮市文化主管部门要进行管理,采取措施进行引导、规范、扶持。传习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传习计划,以师承的形式培养新的传承人,履行保护与传承义务。传习计划包括传承内容、传承对象、传承方案、传承时间和项目技艺流程。信俗类项目由主祭人培养祭祀仪式传承人,确保传统祭祀仪式的真实性、完整性。 (七)提供必要的传习展示场所 石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免费或优惠的方式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提供文化馆、群艺馆、博物馆、文化站以及公共文化场所作为传习展示场所;对有困难的传习中心给予传习场所租借或修缮的经费资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专用的传习展示场所。传习场所和展示场所的设立应遵守有关产权、土地、规划、建设等方面的规定。 (八)建立多层次的传承发展体系 不断完善以传承人为核心、民间艺人为主体、学校教育为补充、民间传习团体和研究机构为依托的传承体系,建立学校教育、传习所传承、企事业单位录用的立体传承机制。 1.在中小学设立传承基地。石狮市政府要协调文化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传承人,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点和学生的年龄段特点,编写符合幼儿园、小学、中学各阶段的教材、教程,开展学校教育传承活动。蚶江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立民间文学和灯谜、南音、什音、唢呐、讲古、北狮等项目的10处中小学传承基地。 2.支持传习所开展以师徒传承为核心的专业传承活动,培养新的传承人;采取措施鼓励学生就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职业学校、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毕业学生、新的传承人优先录用,在艺术、工艺、商品生产中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程 石狮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文化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蚶江镇政府应积极配合,组织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活动。 (一)学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领导干部、工作人员要把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知识纳入政治文化学习课程之中,定期邀请有关专家讲课,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印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知识问答》《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普及型宣传本,宣传文化生态保护知识,让广大群众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二)发挥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作用 石狮市政府要负担起组织和领导职责,高效配置各种行政资源,调动和发挥各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活动。宣传、展示活动涉及财政、文化、教育、安全、民族事务等诸多行政部门,市主要领导要与有关部门签订《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保障书》。 (三)宣传贯彻执行法律法规 石狮市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面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传承人、群众,进机关、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大力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意识;要根据文化遗产生存状况,针对实际,制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的保护措施、管理办法,形成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良好环境。 (四)发挥新闻媒介作用进行宣传教育 鼓励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数字移动媒体、新闻出版等媒体对文化遗产和保护区建设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传承传播等专题、栏目、网页;利用移动互联网如微信、微博等,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青年人认识、了解、热爱本土文化;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俗读物、学校教材、理论研究等丛书。 (五)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 积极落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实施2015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综合展示馆承担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展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和管理等职能,作为乡土文化的展示“窗口”、民众乡土文化教育基地、游客和研究者的接待处。 1.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物、资料的保存和展示 收集、保存闽台对渡史迹、传统商贸活动实物资料,征集木帆船模型制作技艺、竹编、箍桶手工技艺、青莲面线制作技艺、瓦烧造、苧麻布织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和传承人代表性作品。广泛收集民间文学记录、抄本,南音、什音、唢呐演奏等的曲谱、曲目、乐器,掌中木偶戏、公背婆、采莲、北狮、矮子摔跤等的道具、服装,传统体育用具、游艺道具、阵头道具、仪式道具,日常生活用具、人生礼俗器具、祭祀器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物、资料。 2.依托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应用产品,开设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服务、网络展示,建立一套共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与应用系统。 (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村落、进社区、进校园活动 石狮市人民政府要协调教育、文化等部门,采取政府补贴、政府购买等方式,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机构进行公益性演出,开展民间故事、灯谜、南音、什音、讲古、狮阵、唢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村落、社区、进校园等展示活动,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七)搞好文化遗产日、文化节和传统节日活动 采取政府、企事业、社会团体联办、协办等灵活方式,认真举办文化遗产日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复育传统岁时节日、人生礼俗等民俗活动,保护元宵灯节、端午对渡习俗、嗦啰嗹习俗等民俗活动的生态链,使其成为蚶江原生态传统文化品牌。 1.配合泉州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1)精心组织策划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以及专题论坛和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 (2)“引进来、走出去”,与兄弟县区联合举办灯谜联赛和南音、什音、狮阵、采莲、唢呐、讲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巡演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 (3)举办“文化遗产与青少年”相关活动,如“家??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作品有奖征集和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等,以此唤起青少年对文物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注。 (4)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举办端午闽台对渡文化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狮市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石狮端午闽台对渡文化节,在海峡两岸产生较大影响。 (1)保护传承五王爷信俗、王爷巡境、放王爷船习俗(见《祭祀仪式和庙会保护传承》部分)。 (2)举行各种民间艺术、体育游艺表演:主要有唱嗹啰、舞龙舞狮、跳鼓舞、水族舞、蚶舞、拍胸舞、彩球舞、红灯舞、家婆戏、火鼎公婆、公背婆、车鼓跳、踩高跷、腰鼓、钱鼓弄、大鼓凉伞、宋江阵、攻炮城、南音、什音、饰八仙、骑驴探亲、昭君出寨、矮子摔跤、排子吹、龙虎罩、大头娃娃等近30种。 相关道具:长幡1面、横幅1条、王爷大旗5面,龙虎旗多面、中幡多面、五色旗多面、小令旗多面、大锣2面、大鼓一面、大小唢呐多支、神轿、神像、芭蕉扇2面、拂尘2支、古代服装。各种阵头表演需要多种道具、音乐演奏等需要多种乐器。 (3)保护传承“唱啰嗹”习俗。传统蚶江四个境轮流举行四天的“采莲”,现在只于五月初五举行一天。从初一到初五,信众纷纷烧香祭拜龙王爷。初五,请龙王爷出巡。“唱啰嗹”仪式如下: “旗手”:清兵打扮,手举长杆幡旗,似醉似癫,起指挥队伍进退作用; 道牌:如“蚶江龙王爷采莲队”; 开路:二人敲锣、二人打鼓,配合管弦乐队开道; 队列:分两行大旗纵队,旗上竖幅大书“蚶江龙王爷采莲祈求平安”; 龙王头:四壮汉抬着披红结彩、栩栩如生的龙王爷头像; 铺兵、花婆:队伍的一边是铺兵,与“旗手”在游行队伍中起联络作用;队伍的另一边是男扮花婆:或另加四女孩扮“花姑”,她们一路上向人赠送花朵,俗称接过赠送的花朵,便可以驱邪避灾; “采莲队”:采莲船上,老艄公划着桨,采莲姑娘做着采莲动作,歌唱采莲歌《嗦啰嗹》,跳着采莲舞,类似宫廷的采莲舞; 整个队伍踏着“嗦啰嗹”音乐节拍,有节奏地、似摇船般徐徐行进,并用别有情调的闽南语应和着“嗦啰嗹”乐曲; 沿途各家各户小孩用“五色帕”抹龙王头,然后用手帕擦自己身体,除去秽气疫气; 入户采莲:“旗手”为各商户民居“拂尘”,驱除“晦气”,表演唱采莲歌谣,花婆紧接入户,赠送主人一朵鲜花,表示龙王爷给主人留下福禄吉祥,主人回赠红包,表示答谢。 (4)举行祭海仪式。采莲队伍将龙头拥迎到蚶江与鹿港对渡的古渡头或郑成功水操寨上,举行隆重祭江仪式,宣读祭文,朝拜海神,祈求海上平安,一帆风顺。表演各种民风民俗歌舞,以庆升平。 (5)海上泼水。海上泼水是蚶江人独特的民俗。起源端午日,家家户户要烧苦草汤为小孩洗澡,蚶江端午节休渔,一是为了过端午节,二是 “洗船”、“补灰”(补上油漆涂料使船不漏水)、“画船”(重新描画船只),陆地上“人沐浴”、“屋薰药”,海上渔民商人同样也是人与船“大洗礼”。蚶江作为“泉州总口”,帆樯林立的特殊环境为泼水提供了条件。海上泼水在对渡期间达到高峰。端午节传统习俗与蚶江自然环境、对渡的历史环境三者共同催生了海上泼水。 (6)龙舟竞渡。作为“东方第一大港”门户的蚶江,因位于泉州湾口,时有风浪,不宜举行赛龙舟。1999年,石狮蚶江与台湾彰化县和美镇镇平里联袂举行“海峡龙舟渡邀请赛”起,方始举行赛龙舟。蚶江建置三只“镇兴号”龙舟,比全国各地龙舟小而船身宽,比较稳重,可防小风浪,只容纳水手20名和舵手、鼓手各1名共22人。蚶江要举行龙舟赛要根据端午节当天的气候变化而定。 (7)海上捉鸭。在海上船头架起一根涂上油脂的圆木,圆木的末端挂着鸭笼,笼里装着鸭子。谁能赤脚从这根油脂的圆木上走到末端,拉开笼子活门,捉住鸭子,此鸭子就属于他的。如果拉开活门,鸭子跃进水中,捉鸭人跟着跳进水中,游追捉住,此鸭子也归他。 (8)保护王爷信仰的活动场所——徹汉五王府(庙宇,目前已重修竣工。) (9)建设对渡文化广场和常态化泼水服务区,为文化节的举办提供场所。 (10)复育蚶江古街传统商贸活动。 3.复育原生态民俗活动。引导群众依法举行积极有益的民俗活动,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约过节理念,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庆、人生礼俗等的文化传承功能。 (1)引导群众开展传统节庆活动,重点保护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岁时节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突出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欢乐祥和的主题,突出清明慎终追远、缅怀先贤的主题,突出端午节追求健康、爱国爱乡主题,突出中秋节喜庆丰收、圆满成功主题,突出重阳节敬老孝亲、关爱生命主题,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精神。 (2)引导群众举行生日、婚礼、寿诞、入学礼、成年礼、拜师礼等传统人生礼俗活动,继承尊老爱幼、崇文重教等优良传统。 (3)搞好端午对渡习俗和祭祖习俗等2项对台对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促进邻里和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民族凝聚力。 (4)保护民俗与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品、传统饮食的生态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 蚶江镇主要民俗活动如表六所示。 五、民间信俗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 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是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文化空间的特点是,其活动性质是历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活动、文化表现形式;其活动时间是历史上约定俗成的,同时具有周期性重复的特点;其活动地点是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固定场所,但文化传播的空间超过具体地点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祭祖、信俗、庙会等民俗与祠堂、家庙、庙宇、戏台、器物等物质形态,与传统戏剧、音乐、舞蹈、游艺、体育,以及传统工艺、饮食等非物质文化形态构成文化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保护是对各种物质、非物质的文化形态,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 民间信俗是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以神灵崇拜为核心,以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祭祀仪式、庙会、传说和习俗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民间信俗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社会关系,还与“大传统”儒道释、意识形态等形成互补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民间信俗对民众价值观念的引导、伦理道德的涵养、社会稳定的维系、民族文化的认同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民间信俗的整体性保护指的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仰、仪式、庙会(包括各种传统戏剧、音乐、舞蹈、体育、游艺、饮食等)和物质文化遗产——宫庙建筑结合保护,以及信仰内涵的传承弘扬。 蚶江镇主要信俗文化空间如表七所示。 (一)蚶江主要民间信俗 蚶江民间信俗主要有东岳大帝信俗、五王爷信俗、保生大帝信俗、关帝信俗、妈祖信俗、杨五郎信俗、大王公信俗、萧王爷信俗等。 1.五王爷信俗 明清是闽南王爷信仰发展期和高峰期。蚶江徹汉五王府(最迟建于清乾隆年间)奉祀的是纪、杨、温、答、李五位王爷,庙内保存一艘“金再兴”王船(木制)。蚶江于五月五日祭“五王”之一的纪王爷,承隋唐之制,可见其来源历史悠久。由于闽南沿海地区航海业发达,王爷信仰由瘟神、控瘟神演变为航海保护神。两地对渡之后,蚶江商船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从鹿港奉天宫分灵苏王爷到蚶江,之后鹿港奉天宫亦从蚶江五王府分灵到奉天宫,奉天宫至今供奉蚶江的五王爷。鹿港泉州街集英殿供奉的七王爷,系石狮城隍庙(重修于清康熙年间)后开山殿七王爷的分灵(见《鹿港奉天宫志》)。两地王爷信俗见证闽台商缘、文缘的密切关系。 2.保生大帝信俗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大道公、姓吴名夲,北宋同安人,相传,吴真人生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慈惠济世,救人无数,深受尊敬,被称为神医。某一年瘟疫流传,锦里村吴姓往白礁请吴真人进村派药医治,蚶江村民闻知,便往锦里村迎吴真人到蚶江救灾。瘟疫平息后,村民感恩戴德,倡议建宫供奉,遂建龙显宫供奉。其时香火旺盛,四时不绝,台湾乡亲来往蚶江也会特地到龙显宫行香,并分灵到了台湾。在龙显宫内,仍可见道光年间台湾鹿港地方官绅敬立“蚶津保障”匾额。龙显宫的重修也得到了台湾郊商的大力资助。 农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诞辰前,到祖庙白礁乞火,组织信众举行谒祖进香活动,到祖庙求得神火回乡供奉,主要程序是:将保生大帝神像带到祖庙神像旁,信众进香,跪拜;道士主祭,念祷文,祈求平安;请火,将祖庙香炉中的部分香灰置入带来的香炉中,烧金纸,鸣鞭炮,祖庙送有关神明资料和灵符,然后乘着辇桥在旗幡的拥簇下和锣鼓声中回境巡游并祭拜。 3.关帝信俗 蚶江忠仁庙,宋时林氏族人所建,称相公宫,奉祀张巡、许远,元代,再奉关圣帝君,改名忠仁庙,清顺治十八年迁界时遭毁。康熙二十二年重修,光绪年间重建东、西厅、扩建下落三大册门,中间筑一凉亭。宋元明清、特别是清代乾隆时期两岸对渡,两岸航海经商者都纷纷虔诚朝拜忠仁庙关帝爷,然后从蚶江古渡口乘舟往台。尤其是台湾总督马齐胜到蚶江忠仁庙进香时,还撰赠一副黑底金字的竖匾:“一点孤忠维汉祚,两人同志守睢阳”。 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爷诞辰,其祀奉礼仪隆重,举行庙会,香客云集。每隔十年还会组织到山西帝爷庙进香。 4.大王公信俗 根据明代《青阳志》卷之一《祠庙》记载:神姓黄,讳志,相传为广东潮州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丙午年(1186)九月初五,迁居晋江青阳,为蔡宝谟门客,有道术。于宋宁宗嘉定庚辰年(1220)正月初四升天成道。乡民雕木为神像,于青阳石鼓庙奉祀之。次年显化助国,册封“殿前太尉”。南宋恭宗德祐乙亥年(1275),册封“江夏护国清远上将军”。明永乐年间,册封“慈济显应威烈明王顺正大王”。顺正大王原为蔡氏家族保护神,原由蔡氏与王氏共同创建“石鼓庙”以奉祀之。蔡氏肇居莲埭后,将顺正王信仰传入,庙名称为“龙津宫”,后演变成为村落保护神。清代,莲埭乡民迁居台湾,复将香火传入,故延用龙津宫一名。 每逢农历九月十五顺正大王公生,都会组织至晋江青阳石鼓庙,进香之后回来巡境。每年农历九月初五举行做醮、演戏等活动。 (二)祭祀仪式和庙会的保护传承 1.保护、传承信俗祭祀仪式 按传统时间举行五王爷、保生大帝、关帝、大王公的祭祀仪式。深入研究地方史志文献相关祭祀记载,完善祭祀仪式,使祭祀仪式规范化,又能体现地方文化内涵。 2.保护五王爷、保生大帝、关帝、大王公的庙会。保护演戏酬神、谢恩敬神等民间信仰习俗,维护民间信俗活动与传统戏剧、音乐、舞蹈、体育、游艺、饮食等之间的文化生态链。 重点保护王爷巡境、放王船仪式。 徹汉五王爷巡境 蚶江徹汉五王府三年或五年不定期举行王爷巡境仪式,每年五月初五举行放王船仪式。王爷巡境绕前垵、后垵、许西、仙境四境。 王爷巡境之前要举行“进香”仪式。进香是王爷到其他庙宇如泉州东岳庙进香。先卜筊杯问神何日到何庙进香(时间下限在农历五月五日之前);接着贴告示,告诉民众何日往何庙进香,进香之前几天,村民纷纷到五王府烧香。进香之日,村民举行仪式,由德高望重的耆老,将王爷请入神轿,启程进香。进香之后回来巡境。进香与巡境仪仗队是:(1)走铺兵两人在前,其中一人打锣,另一人手拿夜壶做饮酒状;(2)一人擎长幡引路;(3)两人扛横幅,上书“蚶江徹汉五王府”,后随两个大灯笼和两面龙虎旗 ;(4)中幡两面,上书“蚶江徹汉五王府祈求平安”、“风调雨顺”等字样;(5)大开路,四人吹“大吹”,两人鸣大锣、一人打大鼓(鼓装于小阁式车上)、四人吹“小唢呐”,十二人持扫把清道;(6)“肃静”、“回避”牌;(7)本堡境王爷附轿5个,两人持拂尘、后跟王爷正轿、虬童1人在轿上、挡虬童4人手持木板,两人持芭蕉扇在后;(8)众人执幡,上书“保生大帝”等各路神佛名号和“国泰民安”、“代天巡狩”、“航海平安”等吉祥语;(8)数十人的彩旗队;(9)香客队伍。仪仗队中可以加入各种各样的民间游艺方阵,娱神娱人,增添节日气氛。王爷(包括从鹿港分灵的苏王爷)巡遍蚶江“四境”,随后回府。 放王爷船习俗 清乾隆年间《泉州府志??风俗》记载:“端阳……是月无定日,里社禳灾。先日延道设醮,至期以纸为大舟及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备,陈鼓乐、仪仗、百戏,送水此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于海者。” 保护传承“放王船”习俗,其仪式如下:(1)置天台:设置上苍香案,进香;(2)请王船出庙(王爷船是木制的,船上置王爷神像、配有水手、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置于庙前;(3)办祭品:由庙祝准备王爷的日常用品;(4)犒将:各家各户提祭品,犒赏天兵天将;(5)送祭品:由庙方将王爷所需的物品装于王船内,卜杯问神诸物是否齐全;(6)由8人抬王船置海边,根据风向调整风帆,由一艘舢板船护送出海;(7)向海上撒袱纸(一种印有衣服等的纸),敬海神,救济海上遇难的孤魂野鬼;(8)由舢板船护送“金再兴”王船回岸;(9)送王爷船回府,安置原处。与其他地方“送王船”将瘟神送出境外不同,蚶江的王船是“巡海”,巡视海上的商船、渔船,超济海上遇难者,预示自此一年内有“海神爷”的保护,海峡两岸对渡船只安然无恙。所以,“金再兴”王船没有烧掉,还要回府,来年再出巡。 (三)保护信俗活动场所 对信俗延续较好,建筑保存完整的宫庙进行重点保护,同时也保护其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宫庙。 以下为重点保护宫庙: 1.徹汉五王爷府,建于清乾隆之前,位于蚶江镇蚶江村,历代重修,2014年2月重建落成,是两岸重要的五王爷信仰场所。 2.蚶江龙显宫,清代建筑,砖石结构,位于蚶江镇莲塘村,该宫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呈二落三开间,面阔9m,进深17m。保存状况较好。其石碑内容对于研究当时的两岸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台湾有一定影响力。 3.蚶江忠仁庙,清代建筑,砖石结构,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蚶江村前垵自然村,该宫呈长方形,坐东南朝西北,呈单落三开间带西护厝格式,面阔15米,进深17米。保存状况较好。在台湾有一定影响力。 4.莲塘真武行宫,清代建筑,重修,砖石水泥结构,位于蚶江镇莲塘村,该宫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呈二落三开间,面阔9m,进深17m。在台湾有一定影响力。 (四)挖掘、弘扬民间信仰的内涵精神 1.挖掘信俗文化内涵,弘扬优秀文化精神。收集、整理五王爷、保生大帝、关帝民间故事传说,深入研究地方史志文献,编撰各宫庙志书。结合祭祀仪式,宣扬圣贤们爱国爱民、匡扶正义、救困扶危、惩恶扬善、孝敬父母、爱护妇幼等美德,发挥信俗引导人们崇德向上、助人为乐、净化人们心理、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等积极作用。 2.五王爷、关帝、保生大帝等是两岸共同的民间信仰,也是两岸文缘相同的见证。继续搞好宫庙对宫庙的对接活动,深入开展两岸谒祖晋香、寻根溯源的民俗活动,增强祖地文化、闽南文化认同感、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3.五王爷、关帝、保生大帝信仰随着蚶江人的移民、海上商贸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地,它们是两岸商缘相通、海上丝绸之路友好往来的见证。神灵既是海上保护神,也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友好使者。通过民间信俗活动,加强与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世界各地的经贸往来。 (五)建立、完善祠堂、宫庙、古民居保护管理机制 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调查祠堂、宫庙、古民居数量、概况,摸清家底,进行评估分类,建立保护名录,编制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责任。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依法保护祠堂、宫庙、古民居,采取区别对待、分类保护、 重点保护与全面保护相结合的策略,对文物、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物,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保护。 3.建立祠堂、宫庙、古民居保护管理机构。发挥祠堂、宫庙传统管理方式的积极作用,结合自愿、推荐、投票、表决等民主方法选举代表,依法建立祠堂、宫庙保护管理委员会或理事会等机构,建立、健全保护、管理机制。 4.保护管理机构是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如有必要,可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向有关部门登记。有关部门应依法给予支持。 5.保护管理机构依法组织开展祭祖活动、祭祀活动、庙会活动;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示、传播等活动;依法开展祠堂、宫庙、古民居的修缮工作。 6.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资、集资,境内外宗亲捐款,资金用于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展和祠堂、宫庙的修缮。 7.接受捐赠、资助,要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必须按照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应当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8.鼓励保护管理机构开展慈善、教育、救济、赈灾等公益活动,以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9.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制定祠堂、宫庙日常管理制度,设置管理责任人,负责日常事务、建筑物及内部设施的维护和安防工作。 六、祭祖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 宗族由家庭、家族构成,是由同一姓氏祖先的后代人组成的群体,是中国数千年来的社会基本组织结构。宗族文化是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包括祭祀、谱牒、宗法、族规、家训、族产、祠堂、族墓等构成系统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宗族文化在促进家庭和谐、族群团结、规范人们伦理道德、维护社会安定,以及在扶危济困、教育慈善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族文化也发生变化,其中封建等级观念、宗法制度逐渐淡化,家长制、族长制已经不复存在,产生了代之以民主选举的宗亲董事会、理事会。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发达,各姓氏成立数量庞大、规模大小不同的宗亲会,开展修祠堂、修族谱、祭祖先等各种活动。祠堂、族谱、祭祖是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世界各地闽南人血缘关系的重要载体,是族群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祖国认同的重要标志。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闽南祭祖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蚶江镇应重点保护传承锦里吴氏、蚶江欧阳氏、锦江纪氏、石壁林氏等族姓的祭祖习俗,积极参与联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蚶江镇主要祭祖文化空间如表八所示。 (一)保护民间祭祖仪式 1.保护祭祖形式的完整性。祭祖按范围分,有族祭和家祭;按地点分,有墓祭和祠祭;按时间分,有年节祭和择日祭。按仪式分,又有追思祖德和超度先人。祭祀要持省、洁、诚、敬原则,要注意防火安全和自然生态保护。 2.培养仪式传承人、主祭人,保护传承仪式的真实性、完整性。同时,仪式也要进行调适,重点增强仪式的神圣感、历史感、责任感、认同感、归属感,传承弘扬慎终追远、敬宗睦族、崇文重教、尊老爱幼、救危扶困、爱家爱国等优秀文化精神。 3.融入岁时节日、人生礼俗进行生活化保护。结合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以及人生礼俗如婚丧嫁娶、成人礼等相结合,形成生活化常态传承。 4.族谱编修要保留源流、世系、人物、规范、文献、祠墓等传统体例,要融入男女平等、民主法治等现代文明,使族谱成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方志。 5.收集、整理谱牒、楹联、族规家训、家族历史、乡贤名人事迹及相关实物,保存、展示家族文化,弘扬优秀家族文化精神。 6.与台湾、港澳以及海内外同胞开展修谱、族谱对接、寻根谒祖等宗亲联谊活动,加强人员往来,加深血缘关系,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凝聚力。 7.祭祖仪式与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地方特色饮食等结合起来进行关联性保护。 8.依法成立宗亲联谊会,开展宗亲联谊、组织祭祖、主祭人培养、族谱编修、姓氏研究、名人研究、祠堂保护等工作。 (二)传承优秀家训家风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风是通过世代相传而内化沉淀下来的家族精神气质,对促进家族的健康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继承弘扬优秀家训家风,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使每个家庭都成为人生教育、道德培育的基点。 1.深入调查、挖掘优秀家训家风,由文明办、文化部门及相关媒体对各姓氏遗存的家训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一批优秀家训家风传承基地。 2.组织相关人员、新闻媒体到家训家风遗存较为深厚的家庭、村镇进行深入采访,利用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媒体进行传播,大力宣传优秀家训和家训故事。 3.结合传统节日、人生礼俗传承家训家风。结合春节、清明、中元节、重阳节、冬至日等节庆和祭祖、成人礼、婚礼、寿诞等礼俗中缅怀祖德、诵读家训、畅谈家风。 4.开展“最喜欢的家训评选活动”,征集、撰写、评选、展示优秀家训,继承优秀传统,吸收现代文明,努力实现家训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开展“优秀家风家庭”、文明家庭、和谐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创建活动,树立典型,宣传身边涌现出的践行良好家训家风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讲好优秀家训家风故事,以生活中的生动事例言传身教,弘扬好家风,传递正能量。 6.开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勤俭节约、仁者爱人、与人为善、行为举止、为人处世、修身齐家、勉学读书等各种优秀家训家风主题讨论、宣传活动、文艺晚会等活动,拓展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载体、新途径,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现代新型家训家风。 7.在学校、社区、企业中开展“谈家训家风”活动,采取自己谈、典型人物谈、专家谈等多种方式,共树家风、校风、社区风、企业风、社会风,让家风、社会风、国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三)弘扬乡贤文化 祭祖要与弘扬乡贤文化联系起来。乡贤是本乡本土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有所建树而深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乡贤文化”是这个地域历代名贤积淀下来的榜样文化、先进文化,是这个地域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价值的一种文化形态。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百姓,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继承和弘扬乡贤文化,使乡贤文化成为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1.成立乡贤文化研究会。深入研究蚶江历史文化、乡贤文化。蚶江乡贤如郭伟(1549—1619)、郭宗磐(清代进士)、沈有容(1557—1627)、林惠祥(1901—1958)、林梦飞(1909—1994)、林秀来(1921—952)、蔡派铿(1934—1987)等蚶江乡贤,为后代留下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研究、挖掘、弘扬。 2.建立乡贤文化展示馆。广泛收集、整理名人先贤史料、名言、事迹、著作、实物等,利用祠堂、民居展示乡贤文化。以乡贤文化展示馆作为宣传乡贤文化载体、窗口,也可以作为乡贤文化研究中心。 3.广泛宣传乡贤文化。编印《蚶江历史文化》《蚶江乡贤故事》,广泛发放宣传;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介绍乡贤事迹;以名人先贤为题材,利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高甲戏、讲古等形式表现先贤事迹,寓教于乐,使乡贤嘉言懿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4.提升祭祖仪式的文化内涵。纪念乡贤与祭祖活动相结合,开展名人先贤文化研讨会,缅怀名人先贤事迹,弘扬乡贤文化精神,使祭祖仪式成为缅怀祖德、激励后人、传承文化的载体。 5.弘扬优秀乡贤精神。乡贤,是故乡孩子们可亲、可敬、可寻、可学、可查的“同乡人”。乡贤精神,更是学校施行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在中小学设立乡贤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教育活动,开展乡贤故事演讲会、乡贤诗歌朗诵会、乡贤精神主题征文等,举办乡贤文化系列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祭祖活动等,激励学生感悟乡贤精神,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 6.培养“新乡贤”。传统社会的乡贤不仅是道德模范、价值观的引导者,同时也是乡民行为的规范者和约束者。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乡贤。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呼吁现代乡贤以不同方式“回乡”,以传统乡贤为榜样,以乡情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故乡。 (四)保护祠堂、古民居 祠堂建筑是祭祖的物质载体,祭祖与祠堂建筑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要进行整体性保护。对祭祖习俗延续较好、建筑保存完整的锦里吴氏宗祠、欧阳氏家庙、锦江纪氏宗祠、石壁林氏宗祠等祠堂民居进行重点保护。同时也保护其他有价值、特色的祠堂、民居。 1.锦里吴氏宗祠,清代建筑,宗祠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锦里村西北区9号东北侧,坐西北向东南,呈二落三开间格式,面阔9.5米,进深19.5米。吴氏宗祠及仁甫始祖陵寝如今成为闽台两岸及香港、澳门以及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仁甫祖吴氏宗亲”的圣地,特别是1997年重修吴氏宗祠及仁甫始祖陵寝时,来自台湾的吴氏宗亲就捐资达100多万元。目前,祖籍石狮的台湾同胞有近30万人,而从锦水、锦里到台湾的吴氏宗亲后裔有两万多人。 2.蚶江欧阳氏家庙,清代建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蚶江村第七片131号,该宗祠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呈三落三开间,面阔9.5米,进深25米。保存情况一般。蚶江欧阳氏已传衍了二十三世,有70多户,340多人,但在金门、台湾其他地区的由蚶江分支出去的欧阳氏已有2000多人,而散居大陆以及东南亚各地的欧阳氏裔孙则难计其数。保存情况一般。 3.锦江纪氏宗祠,清代建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锦江村路北20号,该宗祠呈长方形,坐东朝西,呈二落五开间,面阔8.6米,进深15.8米。保存情况较好。锦江村原名纪厝,有五百多户,共2400多人,其中有80%以上的居民都姓纪。据其族谱记载,几乎所有福建和台湾的纪姓都是从这里搬迁出去的。 4.石壁林氏宗祠,清末民国建筑,位于蚶江镇石壁村。该宗祠呈长方形,坐西朝东,呈二落三开间格式,面阔10.5米,进深20米。保存情况较好。该宗祠的林氏族人移居台湾者达二千多人,并常回此谒祖,是一处涉台点,且保存有清末民国的构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5.洪尾土楼,1941年建,位于蚶江镇洪尾村,坐东北朝西南,土石墙体,底层石、上层土墙,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144米;长26米,宽22米。该土楼结构简单,带有明显的防御性功能,是石狮地区难见的建筑类型。保存情况差。 6.莲西联晖楼,1955年建,位于蚶江镇莲西村龙津寺东侧,该民居呈长方形,坐东北朝西南。该民居为中西合璧式,砖雕、木作、石刻甚为精美,工艺精湛,其结构较为少见,富有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保存情况一般。 7.锦里吴吉垵宅,1948年建,位于蚶江镇锦里村西北区9号,该民居呈长方形,坐西北朝东南,面阔17m,进深31m。该民居保存较好,特别是双厢房、门厅、护厝等部分构件使用石柱、水泥较为少见,富有特色。 8.蚶江王礼贤宅,民国初年建,该民居结构稳定,保存较好,工艺富有特色,具有代表性。 9.后垵海关遗址,民国初翻建,砖石结构,该建筑物保存完整,结构稳定,其工艺富有特色,具有代表性,该遗址具有一定的意义。 10.晋发郊行旧址,清末民国初建,砖石结构,该建筑系当时对台、对南洋出洋时的行号,作为旅馆等使用,其后代多人现移居台湾,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故建议列入文物点予以保护。 11.泉胜郊行旧址,清末民国初建,砖石结构,该旧址格局尚存,结构稳定,其本身是泉台对渡时著名的郊商时“泉胜号”旧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故建议列入文物点予以保护。 12.洪窟洪清白宅,民国建,砖石结构,居位于蚶江镇洪窟村角落自然村复兴宫对面,该民居呈长方形,坐东朝西,面阔10.5米,进深11.5米。该民居造型富有特色,年代明确,保存完好,结构稳定,具有一定代表性。 13.锦亭陈定萍宅,该民居呈长方形,位于蚶江镇锦亭村振兴区144号,该民居坐北朝南,面阔16米,进深14米。该民居保存较好,结构稳定,工艺精湛,砖饰精巧,富有民国期间洋楼建筑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4.厝仔许志镇宅,位于石狮市蚶江镇厝仔村一区99号,该建筑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坐东朝西,呈二落五开间格式,面阔18.2米,进深23.8米。该民居保存较好,结构稳定,雕刻工艺精湛,年代明确,其室内使用部分水泥,富有特色,具有一定代表性。 15.溪前春晖堂,位于蚶江镇溪前村溪中片3号,该民居呈长方形,坐东北朝西南,呈单落五开间格式,面阔16.5米,进深14.4米。该民居屡有修缮,保存较好,结构稳定,富有特色,具有一定代表性。 16.古山谢希忍宅,位于石狮市蚶江镇古山村古山一区50号,该民居呈长方形,坐东北朝西南,面阔12.9米,进深13.1米。该民居保存较好,结构稳定,年代明确,且有名人题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7.大厦程大标宅,位于蚶江镇大厦村,该民居呈长方形,做东北朝西南,呈二落五开间格式,面阔17.1,进深21.1米。该建筑内均为石柱水泥梁,密檐式硬山顶。该民居保存较好,结构稳定,建筑格局较有特色,具有代表性。 18.莲中林圣简宅,位于蚶江镇莲中村,该民居呈长方形,坐东北朝西南,呈二落五开间格式,面阔16进深18.3米。该民居保存较好,结构稳定,建筑格局少见,工艺精湛,具有代表性。 19.莲东林谋察,位于蚶江镇莲东村二片区55/56号,该民居呈长方形,坐东北朝西南,呈二落五开间格式,面阔18.1进深23.2米。该民居保存较好,结构稳定,建筑富有特色,工艺精湛,且有名人题字,具有代表性。 20.锦江纪隆草宅,清代建,砖石结构,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锦江村路北40号,该民居呈长方形,坐南朝北,呈三落五开间带东西护厝格式,面阔23.5米,进深23米。该民居富含传统民居特点,且其主人为往来于台海两地的著名商人,具有一定的影响,故建议列入文物点予以保护。 七、文化遗产定点挂牌保护工程 石狮市人民政府应积极落实《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关于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十百千基础工程”的部署,按照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命名首批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的通知》(2012)要求,继续推进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闽南文化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展示点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点。 对展示点实施挂牌保护,明确保护单位、明确保护责任,通过保护、展示、传承,营造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 (一)继续搞好已挂牌公布的蚶江灯谜馆、蚶江南音社、石狮公背婆艺坊等23处展示点,提高展示点保护传承水平。根据实际情况,新增29处展示点,对展示点进行关联性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物质形态展示点,以物质形态展示点为载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活动。 (二)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遵守有关文物保护、产权、土地、规划、建设等方面的规定,依法、合理利用古民居建筑设立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石狮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给予必要的协调和场所租借、修缮的经费资助。 (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遗址、古建筑如林銮渡、郑成功水操台遗址后垵海关遗址、泉胜郊行旧址等的保护、展示,要与历史记载、民间故事传说相结合,使其成为蚶江历史文化的陈述者。 (四)宫庙、祠堂、家庙如忠仁庙、龙显宫、五王府和蚶江欧阳氏家庙、石湖乙甲郭氏宗祠、锦江纪氏宗祠等,要与祭祀、庙会和祭祖活动相结合,展示闽南民间信俗风貌。 (五)特色老铺、家庭作坊要与传统技艺传承、展示相结合,设立青莲面线制作、仿古船模制作、石湖菜脯制作、砖瓦制作、竹排制作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示范点。 (六)古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民居,要与自然生态相结合保护,维护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相和谐的人文景观。 蚶江镇主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如表九所示,计52处。 八、蚶江古街传统民俗、商贸复育工程 蚶江是晋江的出海处,其地古多航舟经商。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鼎盛,蚶江有18个渡口停泊着亚非众多蕃舶,又有通往泉郡20多公里的商旅大道。泉郡各县在此开设商铺、货栈,街道纵横交错,商业繁荣。蚶江古街沿晋江流向而建,虽历清初迁界,已成废墟,但复界后于遗址重建,宋代遗风犹存。古街全长370米,短小的古街承载着悠长浓重的乡愁。 (一)修复、保护传统建筑和街道格局风貌完整。蚶江古街宽3—5米,两侧为低矮平屋,店面108间,分为顶街头、中街、三姓街三段。它和鹿港的“不见天街”很相似,故称“一线天街”。修复的蚶江古街应保留“一线天”格局风貌。石狮蚶江古街名叫“一线天街”,有趣的是,与之常年端午对渡的鹿港有一条“不见天街”,深刻印证了闽南的同根、同源性。蚶江一线天街形成于宋,全长370米,共有店面108间,分为顶街头、中街、三姓街三段,还保留着典当埕(典当铺)、夯鳓井巷(鱼摊)、钱庄、牙行、帆寮等遗址。 (二)保护传承古街原住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传统节庆、人生礼俗、民间信俗。复育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传统庙会期间,举行灯谜、南音、什音、大鼓吹、狮阵等传统表演艺术,复育具有蚶江特色的民俗风情。 (三)保护传承保护当地的木帆船模型制作技艺、箍桶手工技、石湖菜脯制作技艺、豆豉制作技艺、碗糕制作技艺、甜粿制作技艺、包子制作技艺、面线制作技艺、纸扎手工技艺、竹编手工技艺等项目,设立相应的生产性保护示范点。移植一批闽南传统技艺和老字号,融展示、体验、商贸为一体,复育古街的传统商贸风情。 (四)广泛征集各历史时期的商贸用具、商标、招牌、广告、商业契约、行规、票据以及对渡史迹等实物、文件档案,设立展示馆展示蚶江传统商贸文化遗产。 第六部分 分期实施方案 蚶江镇文化生态保护建设将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完成。设立近期建设目标和任务(2016—2020)、中期建设目标和任务(2021—2025)和远期建设目标和任务(2026—2030),并将根据未来发展实际不断修订。 一、近期(2016—2020) (一)由石狮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文化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成立石狮市文化生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的运行工作机制;以蚶江镇政府为主体,吸纳社会力量,成立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推进委员会,积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建设工作。 (二)保护包括认定的各级代表性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资源58项。对其中的10项濒危项目采取抢救性保存措施,资助、扶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继续深入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跟踪调查58项规划项目,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完善四级名录体系。力争新增灯谜(联合申报扩展项目)、闽南祭祖(联合申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狮、石狮歌谣、什音、公背婆等项目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大力推进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工作,力争新增10名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举办传承人培训班,选送10人到有关职业艺术学校(院)就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保护人才。 (四)完成设立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16处传习所、10处中小学传承基地。 设立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建立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展示、体验、信息服务为主要职能,使其成蚶江历史文化的“窗口”和实物资料收集和展示中心,民众乡土文化教育基地、游客和研究者的接待处。 设立民间文学馆、灯谜馆和南音、什音、嗦啰嗹舞、北狮、掌中木偶戏、唢呐、仿古船模制作技艺等项目的16处传习所。 设立民间文学和南音、什音、嗦啰嗹舞、北狮等项目的5处中小学传承基地。传承基地积极与传承机构互动,邀请传承人编写教材,到校授课。参加各种民俗活动和赛事表演。 (五)检查首批已挂牌23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的保护工作,新增15处展示点。以关联性保护为展示点建设的工作准则,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物质形态展示点,以物质形态展示点为载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活动。 (六)初步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蚶江分库建设,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数据库对接。开设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集工作推动、宣传教育和检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七)搞好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复育、营造传承发展的良好民俗土壤和社会环境。组织、指导各村落、社区群众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传统节庆、人生礼俗、民间信俗等民俗文化活动;进行社会宣传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继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村落、进校园活动,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八)继续搞好祭祖、闽台端午对渡、南音、灯谜等对台对外交流重点项目,深入开展两岸“村对村”、“宫庙对宫庙”、“团体对团体”的对接交流,提升文化交流的内涵。 (九)建立祠堂、宫庙、古民居建筑保护名录,制定保护规划。初步修复蚶江古街,整治周边环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修复、保护一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宫庙、祠堂、古民居;保护重点区域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十)每年举行一次与其他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的经验交流活动,举办相关保护研讨会,重点解决文化生态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中期(2021-2025) (一)继续开展濒危项目的抢救工作,继续深入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跟踪调查名录项目,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完善四级名录体系。力争新增5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二)继续推进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工作,力争新增10位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继续选送10人到有关职业艺术学校(院)就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培养出一批新的传承人和保护人才。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传承机制。 (三)不断充实、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馆藏实物、资料,提高展陈水平,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体验、信息服务。 (四)16处传习所都有相应的活动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培养新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常态化。 (五)继续搞好10处中小学传承基地,扩大传承队伍,编写出比较成熟的教材、教程,以音乐舞蹈课、体育课、手工课形式融入学校常规教育课程。 (六)群众自觉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普遍提高。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传播机制。 (七)祭祖、闽台端午对渡、南音、灯谜等对台对外交流活动实现常态化、规范化。构建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机制。 (八)继续检查、促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建设,提高传承保护水平,新增14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 (九)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蚶江分库,发挥蚶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作用,及时报道、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示、交流活动,扩大蚶江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网络平台的工作推动、宣传教育和检索服务等功能趋于完善。 (十)大部分祠堂、宫庙、古民居建筑以及古街得到修复,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整体性有效保护。 (十一)开展与其他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的经验交流活动,举办整体性保护成果展览会。 三、远期(2026-2030)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建立较为完善的名录保护体系;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后继有人,建立系统的传承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场所、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网络化。 (二)整体性保护区域的古建筑、古民居基本得到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构建起人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相互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对台对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日益密切,范围不断扩大,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文化认同感日益增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文化遗产保护成为蚶江民众的自觉行为,文化自信心明显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现代生活,与现代文明相衔接,促进蚶江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七部分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一)建立政府组织 成立石狮市文化生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牵头,成员由文化、教育、民政、财政、旅游、住房和建设、环境保护等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组成。下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市文化主管单位为责任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具体负责保护区工作。办公室配备相应的管理、宣传、培训等专职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专项经费。 领导小组职能:将蚶江镇文化生态保护专项规划纳入石狮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设立专项经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汇报,统筹协调有关工作;指导、督查保护区工作;制定、出台有关管理办法、条例等。 办公室工作职能:组织实施工作操作层面事项,确保领导小组决定的执行;起草相关文件及会议议程;开展单位间、区域间协调、联络、交流工作等。 主要职能部门工作分工: 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规定,协调文化生态保护区各项建设,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项目和传承人保护,项目的展示和交流,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申报,传承机构、传承基地和展示点建设的业务指导等。 教育主管部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教材、进课程工作等。 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乡总体规划、相关规划与本专项规划的协调。 财政主管部门负责按国家和省对保护区建设要求,安排总体经费预算,包括项目实施的专项经费等。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农业、林业、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的衔接等。 民政、民族与宗教事务主管部门负责对社会团体的登记、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等。 (二)建立学术组织 成立石狮市文化生态保护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石狮市文化生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聘请各学科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工作委员会为石狮市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撑。专家工作委员会设在市文化馆。 专家工作委员会职能:深入调查研究,对保护区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为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专业咨询;为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对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查评议有关项目等。 (三)其他社会团体 成立蚶江镇文化生态保护工作推进委员会。由蚶江镇政府牵头,吸纳乡贤、老艺人以及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凝聚民间力量,推动学术研究的开展、保护措施的实施,积极推进安海镇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充分发挥宫庙、祠堂管理委员会、宗亲联谊会等基层社会团体的力量,组织群众开展富有特色、积极健康的民俗活动。 加大力度扶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依托传习所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政、民族与宗教事务主管部门要引导、支持、鼓励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同保护的工作机制,夯实文化生态保护的群众基础。 二、 政策法规保障 (一)将重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纳入石狮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文化发展纲要和其他各相关的规划,使之成为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等法规文件为依据,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办法、保护措施。 (三)建立促使人民群众、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及时奖励、表彰和宣传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及传承团体,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保护传承环境。 三、经费保障 采取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筹集方式解决经费问题。经费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活动、传承人经费资助、传承机构活动、对台对外交流活动、展示点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数据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 (一)石狮市政府设立本级文化生态保护专项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二)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重大项目经费支持;从旅游收入中划拨相应比例的经费作为专项保护经费,列入石狮市年度财政预算;鼓励相关企业承担生产技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经费,实施生产性保护。 (三)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保护区建设予以资助,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捐助和募捐,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四)经费的募集、使用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执行,建立专项保护经费审计监督制度,加强管理,严格做到合理使用,确保专款专用。 本《专项规划》与“总则”所列举的有关文件和今后出台的有关文件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