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保护区概况

关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1-11-2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内涵。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闽南文化保护区”)所包括的厦、漳、泉三市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辐射源和核心承载体。闽南文化保护区建设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6月文化部下文在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行政区划内设立闽南文化保护区,这是我国首个以保护生态为目的而划定的区域。作为全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肩负着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历史使命;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厦门面临着如何在闽南文化保护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如何发挥闽南文化在促进国家统一大业中的作用等重大挑战和历史机遇。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形成了“五个结合”的模式,即:闽南文化保护与对台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相结合、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与学校的基础教育相结合、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品位、深化两岸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完善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闽南文化保护区建设,成立了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委员会两个机构,各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今年又成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开展闽南文化保护的具体工作。我市先后出台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办法》。今年又着手探索闽南文化的立法工作。

  (二)全面摸清家底,着力健全非遗体系。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对我市闽南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全面清查、记录和认定。整理形成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了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保存和再现。目前,我市共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中国南音)、国家级名录11项、省级名录28项、市级名录24项。现有市级以上(含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13人,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52人、市级48人。

  (三)开展活态传承,着力探索保护途径

  1.开展保护试点和传习工作。采取群众自愿、专家论证、市区共担、社会参与投入的形式,启动了14个 “非遗”保护试点和26个传习中心建设,以“点”带“线”,带动了高甲戏、歌仔戏、南音等闽南古老戏曲剧种的传承和推广,送王船、拍胸舞、车鼓弄、阵头游艺等深受市民喜爱的民间民俗活动走向市场、走入群众,答嘴鼓、新垵五祖拳、闽南皮影戏、厦门方言讲古、闽南蛇伤疗法等原本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绝学重新发扬光大。越来越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接触、认知和感受到这些传统民间习俗和艺术的无穷魅力,并自发学习和传唱。

  2.复苏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通过举办莲花褒歌(山歌)比赛、音唱腔比赛,“汉子拍胸舞”、“嫂子合唱团”和“孩子竖笛演奏队” 表演,组织中秋博饼节和博饼展示馆等,对普及、推广厦门南音,弘扬和发展闽南传统艺术、弘扬中秋博饼民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闽南特色建筑的保护。闽南建筑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两岸同根同文、血脉相连的印证。近年来开展了鼓浪屿“建筑艺术博览”、集美学村嘉庚风格建筑和闽南红砖古厝的抢救、修复工作;对纳入重点保护和文物保护范围的建筑,区分轻重缓急安排分期分批进行修缮和维护,对于散落各地归属私人财产的古厝,采取措施引导、鼓励房屋所有权人“修旧如旧”,启动翔安大嶝金门县政府旧址改造等。

  (四)打造品牌活动,深化对台交流。坚持把闽南文化保护区建设与对台交流合作相结合,构筑两岸同胞共有的精神家园,打造和形成了一批在两岸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闽南文化品牌。

  1.展会活动品牌。连续举办十届全国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并由两岸共同举办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文博会,成为台湾文创人士心目中认同度最高、影响最大的大陆文博会。连续举办九届的两岸民间艺术节,是集戏剧、舞蹈、音乐和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交流项目,越来越多两岸艺术家同台竞艺、互相切磋,越来越多两岸民众踊跃参与、争相观看,成为两岸共同珍惜和呵护的重要艺术品牌。

  2.文艺活动品牌。成功举办2016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暨“乡音之旅”巡演活动,今年移师金门举办,系 2014年首次在台湾彰化县举办之后,再度入台举办。艺术节以“乡音唱和”为主题,举办戏剧演出交流16场,“两岸艺术薪传与普及”研讨会2场,高甲戏研习营、舞蹈研习营各1场,以及“美丽厦门”摄影作品展等活动。两岸艺术表演团队及专家学者等参加活动。观摩演出、参观展览、参加学术交流和艺术研习营等活动的两岸各界人士、青少年朋友和市民百姓达9000余人次,市民观众参与热情高涨。

  3. 闽南传统戏曲品牌。由市南乐团推出的大型南音乐舞《长恨歌》获得文华新剧目奖,古老的南音曲种焕发了青春。新编歌仔戏《邵江海》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荣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第十二届 “文华大奖”等近十个国家级奖项。与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剧团联合创作演出的《蝴蝶之恋》被誉为“歌仔戏艺术发展的里程碑”,至今已在两岸公演200余场,2010年荣获“文华大奖特别奖”和“中国艺术节表演奖”和国家“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剧目奖”;高甲戏《阿搭嫂》荣获省戏剧会演大奖,小白鹭民间舞团音乐舞蹈剧《沉沉的厝里情》将诸多闽南乡土风俗及艺术元素巧妙融会其中,首度公开献演就在两岸引起热烈反响,并获“国家文华奖”。

  4.民俗活动品牌。依靠利用民间节日和民间信仰,着力打造了“一区一节”对台文化交流活动。思明“郑成功文化节”已举办五届,湖里区2008年举办的首届“福德文化节”,集美区主打“端午龙舟文化节”,“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海沧的“保生慈济文化节”,同安举办 “孔子文化节”,并举行两岸联合祭祀大典。等等。这些活动参加人数众多、影响范围广,形成厦台两地轮流举办的制度。

  (五)融入“一带一路”,着力扩大文化影响力

  1.让闽南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在2017年金砖会议厦门会晤中,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获得各国嘉宾广泛好评。比如:国家级非遗漆线雕成为文艺晚会《扬帆未来》整场舞美制作的主色调;纯粹中国风格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走进文艺晚会;漆宝斋漆艺作为迎接元首们礼宾车的车内漆饰,也融入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座驾红旗L5国宾车;布袋木偶、漆线雕等传承人被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并循环播出;蔡氏漆线雕和惠和影雕传习中心作为礼宾接待活动点,承担了埃及等外国政要和贵宾的参观接待任务……非遗传承人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匠精神,近乎于道,历久不绝,滴水穿石,薪火相传。搭乘“金砖”快车,跨越友谊桥梁,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传播,刮起了一股非遗旋风,进一步推动了非遗工作发展。

  2.推动“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送王船”是闽南古老的民俗活动,流传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聚居地,是维系海峡两岸同胞、海外侨胞情感的纽带,该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也是马来西亚的长期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纽带。目前,我市正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与合作,并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和世界遗产申报等方面的长效合作机制。联合申遗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已着手开展,如能顺利实现联合申报,将对我市闽南文化保护区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新的契机。

  3.办好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海峡两岸闽南语双歌赛已成功举办了十届,赛事遍及厦漳泉、金门及台湾岛内多个城市,征集了一千多首原创作品,培养了大批年轻的创作者和歌手,积累了近百首经典的原创歌曲,已成为海峡两岸知名赛事。菲律宾、马来西亚、加拿大的闽南语原创歌曲作者也参加了第十届海峡两岸闽南语双歌赛参赛,提升了厦门对台、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成为弘扬闽南文化的新举措。

  (六)注重环境修复,着力提高文化自觉

  1.浓厚闽南文化韵味。在我市报刊电视和电台开辟专栏专题,利用“文化遗产日”、“9·8投洽会”、“海峡两岸文博会”等活动集中宣传展示,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阵行”、“科学普及周”等活动,广泛宣传闽南传统文化。全国首台反映闽台民俗风情核心主题的大型旅游文化演出《闽南神韵》,成为游客来厦必看的“旅游一台戏”;在鼓浪屿海天堂构老别墅,游客不仅可以领略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艺术,还可观赏到精彩的南音和木偶世家表演;被命名为“闽南大戏院”的大型剧场建成投入使用,让闽南文化的意蕴更加深入人心。

  2.强化知识普及。发挥厦大、集大、台湾艺术研究院等学术资源优势,在闽南文化物质类和非物质类及其相关的本土文化资源研究上取得了成果。编辑出版了《厦门涉台文物古迹调查》、《闽南文化研究》、《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闽南民间音乐》、《厦门民间表演艺术资料》、《闽南语教材》、编印《厦门市公民文化手册》及《闽南文化丛书》、《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闽南方言大词典》、《闽南童谣》等一系列闽南文化书籍,其中《厦门市公民文化手册》免费发放给每一位16岁以上的市民和来厦务工人员,成为“让厦门人了解自己、让外来人了解厦门”的最佳读本。

  3.修复语言环境。开展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在市教师进修学院设立相关师资培训,在各类学校开展闽南民歌、童谣等的吟诵、演讲比赛;组织编写《闽南方言与文化》乡土教材及教师参考用书;厦门大学将闽南语教育列入学校选修课程,成立了闽南语协会,对闽南语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科研工作。厦门卫视、闽南之声成为传播闽南语的重要载体;厦门卫视携手台湾中视共同打造《欢喜大围炉—两岸闽南话春晚》,倍受两岸同胞欢迎;厦门广播电视节目公司拍摄制作的《神医大道公》、厦门卫视自制闽南语电视情景剧《一定爱幸福》、《幸福好滋味》等在两岸陆续播出,取得较好反响。联合推动闽南语测试工程,测试区域覆盖到厦、漳、泉、龙。《闽南童谣》和《闽南童谣100首》被国台办评为全国十佳入台宣传品。我市的公交车、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都推广了闽南语播报。

  4.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办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采用“主场馆+分场馆”形式进行宣传,联合举办各种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宣传活动走进社区,更加贴近群众,让当地百姓、社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非遗盛宴,领略到更多不同区域的文化,全面展示我市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优秀成果,宣传非遗保护理念,掀起了一股文保宣传的热潮。

  5.打造“闽南文化走透透”系列活动。一是随着点单式服务的探索及运作的越来越成熟,年初闽南文化进社区以“文化惠民,百姓点单”的形式,精心筹备组织4场或综合类非遗节目展演或专业剧团带来的不同节目,供各区自主选择,让各区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自己喜欢的文化盛宴。二是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以近距离直观的形式将闽南文化中的特色项目送进校园,让闽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校园教育培养相对接,实现活态传承目的。支持保护单位、传习中心进校园开展展演、讲座等活动,把古琴、陶笛艺术送进校园,吸引师生对闽南文化的热爱。支持保护单位、传习中心在校园设立传习基地。如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厦门市歌仔戏研习中心等除了在全市部分学校巡演,亦在民立二小、海沧育才小学等地驻点教学。鼓励传承人驻点校园教学,如答嘴鼓传承人李小航、林恒星、歌仔说唱传承人张月萍、林惠真、古埙传承人赵亮、歌仔戏南音传承人林丽虹等长期在外国语附小、厦门实验小学等学校驻点教学,培养学员。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虽然闽南文化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是一项时间跨度长、涉及专业多、工作任务重的系统工程,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模仿,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摸索研究,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认识还不到位。闽南文化保护区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要事。但从实际情况看,自觉从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这一历史性任务上看待闽南文化保护区建设的还不够,主动从发挥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战略支点城市作用这一国家战略站位上看待与谋划推进闽南文化保护区建设还不够。

  二是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目前我市闽南文化保护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拔付和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很少,总体投入明显不足,市场化发展程度还不够成熟,群众文化参与度不高,文化消费比重仍然偏低。

  三是闽南语环境修复培育任务艰巨。闽南文化很多项目都依托于闽南方言,但目前我市不会讲,甚至不会听闽南话的大量存在,尤其厦门作为外来人口聚集的城市,如何从小抓起,让更多年轻人多接触、认识、认知闽南语和闽南文化,是我市文化生态整体保护工作的一项基础内容。

  四是集中展示平台匮乏。市规划委已于2016年将我市的闽南文化博览苑、闽南戏曲展示中心、同安民俗演艺中心、六个区的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闽南文化展示场所列入《2016-2030年厦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并纳入我市“多规合一”规划。但在我市各类用地已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各个场所所需的用地一直难以落实,制约我市闽南文化影响力的进一步释放。

  五是专业人才缺乏。文化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面临可传承人少,特别是技艺类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传承人才不足的困境,迫切需要拓展专业人才和队伍。

  三、进一步深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几点建议

  闽南文化保护区建设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与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局,按照“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统筹兼顾、共同保护”的原则,突出生态博物馆建设理念,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相结合的整体保护,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积极贡献。今后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从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高度,重视与加强闽南文化传承与保护,促进海峡两岸人民文化认同与感情融合。台湾同胞祖籍地大多数在闽南,两岸地理相邻,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有4000多万属于闽南语系的民众。要充分看到闽南文化联系、滋养、影响着海峡两岸的同胞,是维系两岸骨肉亲情的纽带,两岸人民共同的闽南文化,是推进两岸携手共进与和平统一的重要资源。今后应以闽南文化为精神纽带,以强化厦漳泉等闽南文化区域合作为抓手,加强与台湾地区人员往来与人文交流,共同维系两岸相同的文化根脉,让这朵中华文化奇葩,在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绽放的更加绚丽光彩。

  (二)要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高度,重视与加强闽南文化传承与保护,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文化使者”作用。闽南文化在吸收海洋文化的同时,以和平的“海上丝绸之路”,率先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为沿线各国共谋发展、共同繁荣提供了新的契机。今后要深入研究和发掘闽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对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的历史文化软实力支撑作用。要深入挖掘闽南文化所蕴含的海洋经济观念、和谐共荣意识、多元共生意愿,互惠互信理念,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丰厚的文化基础。要紧扣“海丝文化”的主题,通过举办文化周、文艺表演、非遗展演和族谱对接等多项活动,推动海丝文化与闽南文化融合发展。要通过积极推动“中马两国国家级非遗送王船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等,合作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展示时代语境下的历史解读、时代要求及未来方向。

  (三)要从工作举措上,重视与加强闽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高文化保护水平和实效。一是推广闽南方言。闽南方言成为举世公认的古汉语“活化石”;南音、南戏演绎着中华文化深厚的内涵。要进一步将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工作推广到全市幼儿园,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课程,在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设立相关专业,推动在厦门卫视播放更多的闽南语节目。二是普及闽南文化。要协调厦漳泉等闽南地区共同设立“闽南文化旅游节”,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作用,开展闽南文化保护的宣传,增强全社会闽南文化保护意识和能力, 扩大闽南文化社会影响力。三是传播闽台习俗。组建以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主的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团,向市民和来厦游客宣传、展示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四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等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快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产业链的延伸。

  (四)要从产业发展上,重视与加强闽南文化传承与保护,推动产业化、融合式发展

  一抓产业平台。一是参照生态博物馆理念,规划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进行闽南文化整体传承保护和展示。二是继续以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闽台文创园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以产业园、产业带为支撑,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和发展的路子,重点利用旧厂房、旧仓库、传统商业街等“三旧改造”,统一规划和整合发展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园、产业带,带动文化产业的升级。三是进一步优化文化与旅游的协调合作机制,编制闽南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设立闽南文化旅游产业引导基金,对闽南文化特色小镇进行休整体旅游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闽南文化旅游,深化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四是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学习借鉴杭州、南京等地做法,明确政府每年投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占上年财政收入的比例(杭州市2017年公共财政投入占比为0.128%)。同时明确应按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小微闽南文化企业发展。

  二抓企业平台。要坚持保护传统文化与发展文化产业并重,走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要进一步鼓励、引导更多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投身文化产业的同时参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并在自觉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生态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互利双赢。要借鉴台湾文创企业在文创与生活成功结合的经验,提升企业文化意识及理念,在妥善保存文化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抓项目平台。通过重点文化生态保护试点工作,加大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的整体保护、动态保护,来实现文化生态的整体改善、延续发展。同时以公布的传承单位和具备条件的传承点为依托,加强市、区两级传习中心的建设,确保全市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参与传习活动,通过传承人与学校协作的方式,重点推动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学校建立传习中心,加强非遗项目传承人培养,强化人才保障。

  四抓展示平台。按照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标准定位,规划建设闽南文化集中展示中心,明确职责及原则要求,明确功能定位,明确文化产品交易区域与项目,明确扶持政策,规范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展示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要从法规政策上,重视与加强闽南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坚实的综合保障。一是完善法规建设。继续做好《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与发展办法》起草工作,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健全文化生态保护的促进与保障机制,争取走在全省前列。二是完善总体规划。要着眼长远,强化生态保护规划,进一步细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开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业化进行谋篇布局;正确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老旧市区改造的关系,更加注重城市形态、建筑物方面的空间布局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强化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使之真正落地。三是加强理论研究。加强闽南文化研究,编辑出版闽南文化理论丛书,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指导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编写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年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传承人书籍,充实完善非遗数据库内容,并为各区预留信息链接平台。

  课题组组长:陈紫萱

  副组长:李虹

  成员:曹爱忠(执笔)黄天福

  彭建伟 文杰 魏莉